官网顶部固定

全联并购公会债务重组专委会联合主办山东法学会破产重组智库专家大讲堂(五)

2025-06-23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072

夏至热议破局策,勇立潮头谋新篇。2025年6月21日,一场聚焦庭外重组新路径,共探困境企业拯救机制的破产重组智库专家大讲堂(五)在山东烟台黄海宾馆隆重举行。本次大讲堂活动由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全联并购公会债务重组专业委员会、山东省法学会企业破产与重组研究会联合主办,以 “庭外重组制度的探索与实施”为主题,汇聚了全国破产法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及实务业界精英,围绕庭外重组的理论前沿、实践经验及制度完善展开深度研讨交流




一、主旨演讲:深度解读庭外重组制度



主旨演讲部分由山东省法学会企业破产与重组研究会会长,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专职委员刘平主持。刘平会长指出,随着破产法律制度实施的市场化、法治化理念的深入,破产保护、破产预防的功能作用愈加凸显,司法挽救实践也越来越活跃,市场自发的庭外重组机制正在加速崛起,为困境企业带来了命运转机的新方案、新路径。在我国企业挽救制度进入“法治保障+市场赋能”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之际,我们在万亿城市——烟台,聚焦庭外重组制度新机制,共议破产重组新话题,对于赋能山东企业纾困、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原副主任兼秘书长、审判委员会原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杜万华作《破产保护与庭外重组——危困企业和危困市场主体挽救的思考》的主旨发言。杜万华大法官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何要将破产制度确立为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深层原因为切入点,进而阐释市场主体活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强调受经济周期影响,破产是市场经济中的常态化现象。针对“谈破色变”的认知误区,主张应以积极、理性的态度正视破产制度。杜万华大法官详细论述了我国破产制度的人民性性质及保护性、救济性、治理性等特征;同时,对庭外重组进行详细论述,并解读了为什么要搞庭外重组、如何搞好庭外重组,应将庭外重组工作与司法审判、管理人工作等做好协同、衔接,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是建立司法重整、司法和解、破产清算工作机制,从而推动整体制度的完善。杜万华大法官凭借深厚的司法实践积淀,在深入解析破产保护与庭外重组协同价值的同时,更精准剖析了危困企业及市场主体的系统性挽救路径。



山东省法学会破产重组智库专家、国银行法学研究会会长、东亚破产重组协会中方创始理事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卫国作《法庭外重组的制度建设》的主旨发言。王卫国教授系统地从庭外重组的性质、地位、意义、模式以及庭外重组与司法制度的衔接问题等方面讲述了庭外重组制度的构建路径,强调必须将治理金融风险和企业的债务困境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指出庭外重组的三种模式及制度建设的目标和要素,通过对国内外破产制度的实践进行对比、分析,为危困企业市场化、法治化拯救提供更坚实的规则支撑,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王卫国教授通过系统阐释了法庭外重组制度建设的核心理念与实践路径,对庭外重组制度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庭外重组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解决提供启发与新的思路。



二、专题发言:庭外重组的浙江实践



本专题发言由烟台市人大原常委、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原主任委员,二级巡视员时光主持。



山东省法学会破产重组智库专家、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五庭调研指导组组长、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鞠海亭作《浙江企业预重整的司法实践和未来发展》专题发言。鞠海亭组长介绍了浙江省高院在制定企业预重整规范性意见中的探索以及浙江温州、金华和杭州等地方法院的相关探索、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在企业预重整案件中管理人市场化选择的重要性、破产企业财产保全措施的必要性、打击破产“逃废债”行为的难点与对策,以及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审理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对策等。



金华市破产案件管理人协会会长、浙江振进律师事务所主任骆忠介绍了金华市企业重组法治服务中心的工作探索。针对当地发达的民营经济,由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金华市司法局、金华市破产案件管理人协会牵头成立金华市企业重组法治服务中心,旨在服务企业庭外重组。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坚持需求导向,聚焦企业急难愁盼与法律痛点堵点,主动感知回应企业需求,创新打造“全链条企业重组”服务场景。实施精准重组策略,通过分析企业规模强化繁简分流,细化企业类型强化精准重组,并考量企业主诚信强化同步拯救。中心深耕庭内重整,探索“预重整+自行重组”的庭外重组模式,不断优化困境企业拯救机制,成效显著。



温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浙江海昌律师事务所主任严凌振以《预重整工作温州实践的汇报》为题发言。严会长从温州预重整实践背景出发,重点介绍了预重整工作中的一些具体举措:通过府院联动协同推进,建立府院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多个府院联席会议纪要,解决有关破产企业的税收、信用修复等关键问题,助力企业“复原”; 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企业预重整工作,创新出台预重整工作规程与预重整管理人选任工作办法:探索信用修复机制,首创征信系统“大事记”,隔断原有失信记录;在预重整阶段提前完成重整核心工作,将预重整的成效带入重整程序,实现预重整与正式重整的有效衔接等。温州推进预重整工作的核心,是将庭外重组与司法重整衔接,通过政府主导、法院监督、多方协商,缩短重整周期并提高清偿率,以高效拯救有再生价值的企业得以成功重生与持续发展:为困境企业的涅槃重生提供了有效路径,同时也避免了担保链风险扩散,为区域经济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

时主任在主持的最后,感谢浙江省同仁带来的经验分享,热烈祝贺并高度评价了浙江省三级法院近几年全力打造的“破产司法保护领先地”的成效,为烟台乃至全省的企业纾困、破产重组工作提供了学习的样板。



三、大家谈:庭外重组制度的发展与探索



本环节由山东法学会破产重组智库专家、全联并购公会债务重组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的七位嘉宾参加与谈,由上海再生律师事务所主任、破产池语栏目创立人池伟宏主持。池主任以精练的语言引导、探讨,开启了这场聚焦庭外重组制度前沿与实务的深度对话。池主任指出,庭外重组的两个关键词是“市场化”和“司法衔接”,国际立法已有很多经验,国内立法还是空白,在此背景下,各地在市场力量推动下的尝试都是有益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景善认为庭外重组从开始借鉴国外学术理论与实践经验,到现在国内已有了一定的实践积累,需要规范付诸实施。始于伦敦模式的庭外重组在各国本土化过程中需要克服本国制度体系以及制度机制的造成的困境。尤其东亚日韩两个国家的庭外重组实践值得借鉴。庭外重组的落地离不开政府的公信力,金融机构债权人协调与权利变更,庭外新融资的超级优先权定位以及程序的效率化。



东亚破产重组协会中方秘书长,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破产重组研究院执行院长苏洁澈认为庭外重组制度既存在优点同时也存在缺陷,应在深入了解其缺陷后找到解决机制、方案,弥补庭外重组的不足。



北京市破产法学会副会长、安永企业重组咨询合伙人曹春烨提出庭外重组的目的是小病小治、未病先治、大病提前治,应从庭外处置的前提和条件出发,区分庭外重组与预重整,避免负面清单。



全联并购公会理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涉诉和破产重整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高文忠从评估师视角阐述对庭外重组的认识:一分析了庭外重组评估的特点,评估基本要素的确定、评估方法的选择、变现率的确定、评估报告的使用等都与庭内重整有明显的不同;二分享了中企华团队承做的全国首例庭外重组与司法程序衔接,也是北外滩企业庭外重组中心首单落地的实践案例;三探讨了对庭外重组风险的认识,并给出了中肯建议。



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技术负责人、北京华宇九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飞探讨了科技赋能下的庭外重组和破产办理的数智化实践,在企业困境保护和司法科技平台应用体系中,通过结合大模型技术可以构建更多 AI智能化服务场景,实现破产保护中多主体履职一网通办,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合规水平。



温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名誉会长,浙江光正大律师事务所主任周光指出庭外重组制度以预重整形式进入破产业务领域。温州管理人已走出温州,在全国各地办理预重整案件,带去温州预重整理念和做法,取得一定成绩。由于预重整与其他不同的破产案件对管理人执业职能要求更高,管理人尤其要提高商业谈判的技能,才能更好地办好预重整案件。





另外,在本次大讲堂正式开始前,活动现场应参会人所邀,特别设置了主编签售会。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会长、东亚破产重组协会中方创始理事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卫国主编的《法庭外债务重组》一书,系统梳理了庭外重组制度的理论框架与国际实践,书中对市场化拯救机制的深度剖析,与本次活动主题形成紧密呼应;烟台大学法学院讲师杜若薇的《中国破产审判权研究:从破产审判权运行的角度》则聚焦司法权力在破产程序中的运行逻辑,为破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思考,为市场化重组提供了法治保障,相得益彰。



四、闭幕总结:凝聚共识展望未来



本次会议的闭幕总结由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经靖主持。他以两位主旨演讲嘉宾对破产保护文化理念、庭外重组制度的深刻解读入手,结合专题发言的三位嘉宾在破产重组工作机制创新与担当勇为形成的“浙江蓝本”、七位与谈嘉宾从不同专业、角色、区域齐谈庭外重组制度的真知灼见,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庭外重组实施的方向。



最后,山东省法学会企业破产与重组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联并购公会副会长、北京市破产法学会副会长、山东华信清算重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提瑞婷做了本次大讲堂的闭幕总结发言
她首先释明作为研究会推出的与“山东破产法论坛”并列的品牌活动,本次智库专家大讲堂专题就庭外重组制度的探索与实施,设计了三个环节的开讲互动,其目的就是从理论到实务,从国外到国内,从先行先试区到一般区域,将庭外重组制度讲深、讲透、讲细,有利于形成共识,并鼓励形成大胆创新、充分实践、学习总结的氛围。
随后、她结合自身实践,强调了对庭外重组的三点认识:
第一,庭外重组的商业逻辑是第一逻辑,关键性要素资源如何整合是根本。要按照市场化原则,运用民间力量、专业帮扶、资源整合,让企业获得业务重整、资产重组、债务重构、企业重振。所以庭外重组应首先遵循商业逻辑、市场化原则处理。
第二,庭外重组是早期拯救办法,相比较后期、晚期的“手术治疗”,庭外重组的早期干预手段较司法重整等“晚期手术”,体现在维护企业营运价值、信息保密、商誉保护、商业谈判私密、后遗症损失小等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是庭外重组的魅力,也很契合困境企业及企业家的现实诉求,有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同时也需要破产制度倒逼功能,做好与庭内程序的衔接。
第三,“五位一体”拯救协同机制是庭外重组的保障。我们研究会总结:党委领导下的府院联动机制救助、管理人的专业技术救治、债权人的让渡救治、企业家重振自救以及投资人的资源整合救治“五位一体”多元协同机制,是保障庭外重组成效的关键。因此机制完善是庭外重组实施的当务之急
最后她代表三家主办方,再次感谢各位出席大讲堂活动的嘉宾传经送宝、给力支持,也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参与、积极努力下早日结出硕果,交出社会满意的“山东答卷”。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40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1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