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信息量巨大!易会满、易纲和郭树清在陆家嘴都谈了这些问题!

2020-06-18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294

导读:6月18日,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将在上海开幕,本届陆家嘴论坛由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与上海市代市长龚正担任共同轮值主席,主题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2020:新起点、新使命、新愿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发来书面致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等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是易会满、易纲、郭树清重磅演讲的要点汇总: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21金融圈

记   者丨杨志锦、周炎炎、李玉敏等



易会满: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论坛上透露了科创板建设的新动作: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


易会满就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谈了诸多思考和建议,重点内容如下:


1、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仅没有因疫情而放缓,反而进一步加快。


2、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了正常开市和常态化运行,重点领域风险呈边际收敛,市场韧性明显增强,支持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3、春节以来,全球主要市场接连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剧烈震荡。在这次疫情危机未解除之前,这种情况还可能会出现。面对危机和风险挑战,唯有加强合作,守望相助,才是唯一出路。


4、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加强与境外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共同建立打击跨境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联盟,共同解决加强全球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合作的路径问题,共同维护各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5、中国证监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扩大沪深股通的投资范围和标的,不断丰富内地和香港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


6、进一步完善沪伦通业务,拓宽ETF互联互通机制,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我们热忱欢迎各国投资者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中国市场,投资中国市场,在互利共赢中推动全球经济金融融合发展。


7、证监会将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抓紧出台科创板再融资办法,推出小额快速再融资制度,发布科创板指数、研究推出相关产品和工具,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8、将以贯彻落实新证券法为契机,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着力构建权利义务边界清晰、市场运行规范有序、市场主体诚信自律的制度生态;


9、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尊重市场规律,不作行政干预,更好保护和提升投资者活跃度,形成投融资均衡发展、市场交易高效透明、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的市场生态;


10、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保持“零容忍”,严肃市场纪律,净化市场环境。


应对危机的两点启示


易会满指出,有必要从历次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深化对危机形成、演变和应对的规律性认识。其中,至少有以下两点启示。

一方面,深化国际合作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全球性的危机需要全球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各国唯有本着命运与共的情怀团结协作,才能避免“大萧条”的危机重演。

另一方面,专业高效的政策协同是阻止危机扩散和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关键所在。历次危机的应对表明,迅速恢复市场信心,避免恐慌情绪蔓延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危机救助措施的首要目标和政策着力点。凡是危机中应对比较有效的国家,政府都能够果断出手,通过财政、货币和金融稳定政策的“组合拳”,及时纾困止血,稳定市场预期。这是经济金融体系能够尽快走出危机泥潭,恢复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推动力量。

直面新起点共同推进全球金融合作和金融风险防控


易会满强调,“后疫情”时期,要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坚持相向而行,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共同推进全球金融合作和金融风险防控,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眼界、新的格局和新的胸怀。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加强与境外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共同建立打击跨境证券违法犯罪行为的执法联盟,共同解决加强全球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合作的路径问题,共同维护各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些也是在新起点上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要求、新内涵。

担当新使命推动高水平开放和创新转型


易会满说,受疫情影响,全球贸易、投资、消费明显下降,供应链产业链遭遇梗阻,供需两端受挫。面对困境,金融行业必须主动积极作为,更好发挥促进要素资源全球配置、便利跨境投融资活动和支持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功能。

一是资本市场要肩负起助力更高水平开放的使命。证监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扩大沪深股通的投资范围和标的,不断丰富内地和香港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进一步完善沪伦通业务,拓宽ETF互联互通机制,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二是资本市场要肩负起推动创新转型的使命。证监会将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抓紧出台科创板再融资管理办法,推出小额快速融资机制,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发布科创板指数,研究推出相关产品和工具。

实现新愿景努力创造资本市场良好发展生态


易会满强调,要努力创造中国资本市场良好的发展生态。健康的市场生态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证监会将以贯彻落实新证券法为契机,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着力构建权利义务边界清晰、市场运行规范有序、市场主体诚信自律的制度生态;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尊重市场规律,不作行政干预,更好保护和提升投资者活跃度,形成投融资均衡发展、市场交易高效透明、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的市场生态;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保持“零容忍”,严肃市场纪律,净化市场环境。

实现新愿景努力创造资本市场良好发展生态


易会满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肩负新的使命、踏上新的征程。中国证监会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创新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

在要素市场建设方面,证监会将继续支持上海股票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开放发展,支持交易所与境外市场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影响力。

在支持行业机构做优做强方面,证监会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外资金融机构设立或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为外资机构创造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继续支持本土机构充分利用上海发展优势,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

在优化金融法治环境方面,证监会将继续加强与司法机关合作,支持上海在证券代表人诉讼、全国性证券期货纠纷调解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建设法治诚信资本市场的示范区。

郭树清:中国不会搞大水漫灌



6月18日,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央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就疫情下如何恢复国民经济正常循环,继续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开放等话题开展了演讲。


他坦言,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骤降6.8%。一些企业出现生产停摆、收入锐减、资金紧张等多重困难,进出口行业面临供应中断、订单不足、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生存压力较大。


在郭树清看来,疫情灾难造成的损害是一种不可抗的外部冲击,各类市场主体都无法自主回避。银政双方应当积极协商确定救助方案,特别是要做好应急融资接续,同时防范道德风险。


据介绍,应对疫情,银行保险业积极发挥了作用,比如今年政策性银行安排信贷规模比去年多增近1万亿元,债券发行规模也将增加,可用资金大幅提升。另外,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安排专项纾困资金,金额合计1000亿元。


保险方面,也很好地发挥了保险特有的抗风险作用。保险资金平均久期为13年,目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近20万亿元,而投资企业债券余额只有2.2万亿元,潜力巨大。可将更多资金用于购买企业中长期债券,特别是电信、交通、新老基建等需要巨额中长期资金的行业。


与此同时,疫情也让国际社会变得更加撕裂和复杂。有国际组织预测,发达经济体将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新兴市场将出现近60年来的首次收缩。


为此,郭树清呼吁,“大灾当前,世界各国必须放下分歧,携起手来,紧密合作”。在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国际社会要加强沟通协调,尽可能形成合力,增大正面效果,减少不利影响。


郭树清大胆直言,“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联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世界央行角色,对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制定政策时过于‘内向’,就有可能侵蚀全球金融稳定的基础,也很可能会透支美元和美国信用”。


为此,他提出,我们都明白,这不是最后的晚餐,因而需要为未来的日子留下余地。


郭树清还提示到,各国已经出台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规模和力度之巨大,史无前例。在初期作用甚大,边际效用逐步在递减。目前来看,疫情还可能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与我们的生活并行共存。


目前,不少国家和地区还在谋划出台新的刺激措施。郭树清表示,“建议大家三思而行,应当为今后预留一定的政策空间。中国十分珍惜常规状态的货币财政政策,我们不会搞大水漫灌,更不会搞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


郭树清在演讲中直言:“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怎么能够让这么多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去无限量地印发货币呢?”


他表示,早在两千多年前,无论中国还是欧洲,都已经有过政府滥铸金属钱币导致经济社会危机的教训,更不用说纸币出现以后人类曾经遭受过的多次灾难。金融业内人士不能不懂得,开出空头支票也必须付出代价。


郭树清还提示到,金融体系富有韧性通常是经济强健的表现,但是当实体经济尚未重启,股票市场却依然高歌猛进、不断上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背道而驰,这样的扭曲空前显著。


此外,他还提示到,尽管目前通货膨胀总体还不明显,但考虑到国际供应链恢复还需要较长时间,要素成本会进一步上升,加之货币派生机理变化,通货膨胀也有可能卷土重来。


对于大规模的刺激政策,郭树清也表现出了担忧。他表示,还需要考虑的是,大规模刺激政策将来如何退出。进入的时候,四面八方都欢欣鼓舞,退出的时候可能将十分痛苦。2008年的“量化宽松”刺激政策到现在为止还未完全消化。


易纲: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在6月18日开幕的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预计将带动全年的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


易纲也提到,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段性,“要注意政策设计,要激励相容,防范道德风险,要关注政策的后遗症,总量要适度,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


李克强总理6月17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金融要为企业让利和财政降费两大举措。会议指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向企业让利方面,易纲指出:“我们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降,推动金融部门向企业合理让利,着力缓解融资贵的问题。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向企业让利,主要包括三块:



一:是通过降低利率让利;

二:是通过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让利;
三:是银行减少收费让步。预计金融系统通过以上三方面,将在今年全年向企业让利1.5万亿。


易纲指出,要加大银行不良贷款的核销处置力度,解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问题。在金融发展的情况下,一定要解决好可持续的问题。在疫情的冲击下,银行的不良贷款会有所增加。因此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是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的重要措施,也是金融部门承担实体经济成本,对实体经济的贡献。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易纲指出,上海正成为优质营商环境的示范中心,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正在上海逐步形成,金融法院、金融仲裁等专业机构的陆续成立,上海已成为创新金融运行规则和标准的最好的试验场。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还可以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进一步先行先试,只要符合反洗钱、反恐融资和反避税的监管要求,正常的贸易和投资需要的资金都可以自由的进出。”易纲指出。





全联并购公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批复成立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设立于2004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业务主管部门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300余家机构会员和5000多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等16个专业委员会,在大陆地区、香港,以及日本、美国等19个省市、地区和国家建有工作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