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巍:开关,变法,还是要闯关东!

2020年9月5日,以“东北亚:深化改革、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在线上开幕。本次论坛为期3天,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莅临,探讨和研究如何有效推动东北振兴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发挥高端智库、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为东北全面振兴献计献策、贡献力量,促进亚洲合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辽宁省政协主席夏德仁,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贸促会原会长姜增伟等为大会致辞;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天津市原市长戴相龙,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房爱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原秘书长、湖南省原副省长韩永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原副会长于平,全联并购公会党委书记、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等重量级嘉宾大会主讲。
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创始人王巍应邀参加论坛,以“为什么今天还要闯关东”为题,就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发表了大会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实录。

演讲实录(根据现场演讲内容整理):
感谢东北亚经济论坛的邀请,我是全联并购公会的王巍,应主持人要求,开门见山地谈三点看法:
第一点看法,东北问题是老大难。老大当太久,放不下身段,改革开放就难了。全国人们都在关注东北,这几年都在谈“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人有钱就移民海南,国家三番五次出台了开发东北的政策。各路专家都在谈东北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观念、习惯、体制、文化、气候、地缘环境等等面面俱到,还是说不清道不明。理论上夸夸其谈,效果上依然故我。有些东北的政府和企业家内心自我感觉良好,不以为然。记得去年的第一届东北亚经济论坛上邀请了四位来自东北的企业家讲演,都是气宇轩昂地大谈成功经验,似乎要给全国人民指点江山。很遗憾,今年就有其中一家面临破产重组。不正视困难,夸夸其谈害了自己。
第二点看法,今天还要闯关东。历史上的闯关东是一次人类大迁徙,100年时间里去了3000多万人。外因是天灾人祸,内因是东北丁字形铁路与现代工业的大开发。东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和四十年代都是中国现代经济甚至是亚洲的领导者。在军阀统治和外国殖民下东北都可以有这样的成绩,我们就不要再谈什么东北的资源、气候、文化和地缘之类约束吧,还要是谈体制的问题。今天要重振东北经济,必须要打破观念和体制的约束,给企业家们闯关东的空间。不是求大家去东北投资,求中央给资源,而是创造制度和文化环境激励大家再次去“闯关东”!为什么要闯,因为企业家有机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地位和荣誉。不给企业家财富、地位和荣誉,谁会去闯关东?去冒险?
第三点看法,东北要“开关”和“变法”。四十年的改革与开放,还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变法与开关的延续。这次中央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调整,是给东北一个新定位机会,也是改革与开放的补课。核心就是两条:第一要开关,让东北加入国内大循环,打开资源、人力和消费市场,先让深圳、上海、北京的市场要素流进来,打破地方割据。这里释放的市场经济能量远远超过依赖中央转移支付的效果。同时努力加入日本韩国俄罗斯的国际大循环圈。第二要变法,要补课,给优秀的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家更大的主导权。今天在市场经济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家的优势相对减弱,正是东北吐故纳新的机会。亚布力论坛在东北发起20年了,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龙头组织。它组织亚布力论坛大佬抱团去湖北、天津、山东、河南、四川等地路演,动辄几千亿规模的投资。当地省委书记省长陪同座谈,给予了高度尊重和保护。但是,除了黑龙江每年冬季例行公事的坐而论道外,东北三省还真没有拿这批企业家当回事。中央提出双循环的战略,就是给了东北一个开关和变法的机遇和权力。没有人是救世主,解决东北问题的核心就是让市场发挥活力,让真正的企业家主导资源再创造,政府提供服务。而不是像东北习惯的模式,政府主导资源,企业家提供服务。
我是东北人,对东北有牵挂也有信心,做过不少事情,伤感居多。期待东北能够在双循环的新时代里不再高谈阔论,能够提高格局,敞开大门,创造一个激励全国企业家再次闯关东的环境与动力来。谢谢。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