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王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生态 | 2020环球趋势大会

2020-11-27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35


11月26日,2020环球趋势大会在北京举行,环球趋势大会以“发展让生活更便利,让人民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为出发点,邀请业界领袖,知名学者,以及来自政府和优秀企业的代表,共同就“环球趋势”展开讨论,激荡思想,交流经验,为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寻求方向和答案。


《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蒋安全,全联并购公会永久理事、中诚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毛振华,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开场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中央党校政法部民商经济法室主任、教授王伟,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中诚信研究院院长张英杰等重量级嘉宾大会主讲。


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受邀参会,并发表题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生态”的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实录。



非常荣幸被邀请到环球网做这样的分享,我想围绕大会主题谈三个观点:营商环境、金融生态和对未来的预测


第一,营商环境。


现在营商环境成为各地政府白热化竞争的话题,这是中国的特色,你在国外很难看到,这些国家都不会大谈营商环境,这就是中国特殊国情,是中国在高速增长时期关注市场、关注企业家一个积极的现象。但经济发展40年之后,我们更关心的不是简单的商业发展,各地政府营商环境当中的补贴、免税、服务周到、提高效率等等共同的指标,更重要的是背后的价值观。不同的人,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价值观,不同社会也是、不同市场也是,城市发展的价值观也不一样。


我们注意到,当许多国家在谈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谈福利社会的时候,我们在谈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发展是硬道理。很多社会谈安居乐业,我们谈的是勤劳致富,这是不同的价值观。因此我们要考虑营商环境的时候,更多的考虑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不仅仅是重商。现在西方经常在说中国是重商主义盛行,没有重商主义发展,改革开放40年不会走到今天。但一个社会不能总是重商,下一步是什么?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价值观要多样性,要包容和理解。同样,城市的营商环境也应该有包容性,形成丰富的不同物种的社会生态。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会影响一个城市的特色。我们会不会同样用营商的环境的精神,去吸引科学家?吸引文化艺术、提高社会的教养?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关注的东西。我相信各地政府也在打造自己城市特色,我们希望中国的营商环境有更加丰富的价值观,更加重要的人文关怀。


第二,金融生态。


金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没有金融发展,社会发展不会走到今天。同时,金融是血脉,它是保证大众安全的一个底线。过去40年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我们享受了金融创新的成功。大数据与互联网、消费金融和衍生金融创新等使支付宝、微信、网络约车、快递和抖音成为生活必需品,体现了背后金融创新的力量和资本力量。金融创新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人生安全、生活独立性、自主和快乐,同时对金融的监管也是巨大的考验。三年前股灾、P2P清盘、最近的债券危机和蚂蚁上市叫停也让我们看到巨大的金融风险。没有监管的任性创新是金融风险的源头,同时,金融监管的惰性与简单粗暴也是金融风险的源头。这是一个平衡、一个矛盾,一个金融生态就是这样形成的,这就是市场。一方面金融创新、一方面金融监管。如果创新不足或监管过度,社会就会停滞,我们很难得到发展。反过来,金融创新过度或监管不足,我们会遇到巨大的风险,这是一个彼此制约的矛盾,这是正常的。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用历史阶段的心态来关注金融创新,来提升金融监管能力,来使这两股力量能够平衡、互相制约,这才是健康的金融生态。金融生态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走,是经过十年、二十年的体系建成的生态,我们要格外珍惜。每一次巨大的金融风险处理后,要形成一次广泛的社会培训和启蒙,告诉公众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是创新失败,还是监管失败,是体制问题,还是程序问题。


今天的金融城市不再是高楼大厦,不再是靠一行两会的执照,更多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集聚起来,用一系列交易、一系列的商业模式和科技手段形成的金融。这是今天的金融,和我们原来熟悉传统金融是完全不同的。不是说北京、上海、深圳就是金融城市,很多小地方,我刚才看上虞区的介绍,它可能就是一个金融生态圈。我们更要关注基于自下而上发展的生态圈,是推动创业者、推动企业家发展的金融生态,而不仅仅是基于金融监管的生态,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圈是我们营商环境的最重要的要点。


因此,关注营商环境就要关注金融生态和关注下一代,决定我们未来的不是已经功成名就的一批企业家,他们当然重要,但他们是历史。而未来在80后、90后甚至00后这批人,他们要什么样的商业环境、创业环境、安居乐业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下一代人不会像我们这代人这样的重商主义,仅仅为了赚钱会野蛮增长。下一代人是关心环境,关心文化教养的,所以我们营商环境背后的价值观,我们金融生态背后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金融的未来。


我们所有人都在预测未来,所有的预测都有它的功能性,哪怕最不靠谱的预测也是重要的参数,人生所有的预测都不见得是准确,重要的是你要有预测。我们做预测要特别尊重历史,历史是一系列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观点来形成一个坐标体系,我们站在这个坐标体系来看历史。我们判断未来的时候,不能割裂40年改革开放历史。要站在40年改革开放历史上来看未来,这才是我们今天的立场。我作为金融圈人观察,未来的金融也许三五年变化很快,会有几个特点。


一、数字化生存。我们看到了数字货币、数字资产、数字金融、数字监管,一切将会在数字平台进行,这是我们过去从来没有的东西,数字化生存。


二、实体化生存。传统认为金融和实体是两张皮,今天不是了,金融就是科技,金融就是医养,金融就是供应链,就是产业。所以金融和实体完全不可分,不是两张皮,不是谁实谁虚,金融正在主导市场,改变产业,它本身就是实体,金融已经实体化。


第三,全球化生存。我们看到比特币,我们看到天秤币(libra),我们也看到数字货币。货币在数字化生存当中,它是不承认国界的。我们有大量的监管外的国际交易,不能仅仅简单地认为是走私或洗钱,可能法律上很难定义,我们看不到,因为全球交易正在去国界化。数字化金融的全球化不可阻挡,这些都对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做出了挑战。那些让我们这一代人感到焦虑、不安的创新和挑战,恰恰是对90后、00后激动人心的创新空间,是他们的历史使命。


因此,我也希望环球网能关注这样一个未来的世界,让我们为未来年轻人的创业,为他们的安居乐业发展而鸣锣开道,为他们鼓与呼。谢谢大家。





全联并购公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设立于2004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业务主管部门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300余家机构会员和5000多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等19个专业委员会,在大陆地区、香港,以及日本、美国等19个省市、地区和国家建有工作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