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林:技术创新和革命完全能够应对城市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在徐林看来,解决这三方面挑战最终的出路都将来自技术创新和变革。他认为,世界城市化进程本来就产生于工业化革命的推动,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就存在对城市化水平提高后的各种担忧。但历史和现实证明,技术变革成功化解了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各种挑战,发动机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变革使得城市边界越来越大,电动技术和电梯的发明使得城市建筑和人口密度越来越高,环境治理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清洁和宜居。城市在技术变革的支撑下的确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了,城市的吸引力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变得更高了。
在过去40多年里,中国的城市化速度非常快,我们用4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经历的城市化进程。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在61%左右,但中国城市化的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中国的城市化率应该会达到80%左右的水平。这是因为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以及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2.6倍左右,非农产业与农业之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还在3倍以上,这种差距将促使劳动力继续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化地区转移就业和居住,这一转移有利于提高国家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并进一步提高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支撑城市化进程的产业转型升级是很多城市面临的现实挑战,只有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变革,才能不断催生城市的产业升级和新产业的诞生,形成支撑城市发展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更高、附加值更高的新兴产业。只有这类产业的持续扩展才能支撑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程带来的社会治理等问题是人民关注的另一个挑战。但在徐林看来,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导致这些问题的不断恶化,城市依然是人们向往的生产和生活之地。针对城市治理的相关问题,徐林认为,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数字技术恰恰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在城市社会治理方面带来的各种难题。中国应对新冠疫情时所采用的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确有效帮助政府实现了对疫情期间人口流动和疫情防控的检测和管制,为中国政府最早取得疫情防控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新技术融入社会治理树立了典范。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智慧城市技术的集成及其广泛运用,将有利于城市政府在医疗、教育、社保、交通等不同公共服务领域,以及城市社会治安、社区管理等方面,实现更加便利、精准和高效的服务和管理,并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图片来源: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组委会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