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徐林书记、王乃祥副会长受邀参加2023中美气候金融二轨对话

2023-07-24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25

  7月20~21日,2023中美气候金融二轨对话以线上和线下的方式举行。本次对话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哥伦比亚大学主办,北京绿色金融协会承办,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NCSC)、美国环保协会(EDF)、Global Carbon Neutral Initiative(GCNi)与美中新视角基金会等机构支持。中美两国50余位专家就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贸易与碳市场、第三方国家绿色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8次缔约方会议气候资金等双方所共同关注及具有合作潜力的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全联并购公会党委书记/常务会长、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受邀出席并发言,全联并购公会副会长、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受邀参加对话活动。

7月20日会议嘉宾合影

7月21日会议嘉宾合影

徐林书记、王乃祥副会长和与会专家交流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斯蒂芬·欧伦斯、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创始研究员大卫·桑德罗、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赵华林、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会长吴汝川代表主办方致辞,表示气候金融既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更是中美两国应共同合作的领域。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对全球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也突出开展中美气候金融二轨对话是非常有意义和建设性的。

赵华林,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原环保部污染物总量控制司司长、污染防治司司长、规划财务司司长

吴汝川,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会长,北京产权交易所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大卫·桑德罗,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创始研究员

斯蒂芬·欧伦斯,美中全国关系委员会会长

  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举行了对话。

亨利·保尔森,保尔森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美国前财政部长

王一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保尔森强调中美两国应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开展战略合作。一是建立沟通机制是维护和稳定中美两国关系的关键;二是气候变化才是目前最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三是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四是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发挥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作用;五是中美气候金融二轨对话机制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一鸣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美两国的共识,也是中美合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他提出需要根据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国情做出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选择。一是中国需要把握好经济增长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平衡;二是发展碳市场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选择;三是要加强对碳减排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四是要防止有碍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全球合作的举措。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出席会议并讲话。李高司长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同时就加强中美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合作、美国气候变化特使克里访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第三方合作等发表了意见。

李高,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

  在议题一“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讨论中,与会专家表示加强气候信息披露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发展气候金融的基本制度,资本市场衡量投资表现的重要工具,也是发展碳市场的重要基础。加强气候信息披露需要全球特别是中美两国携手共同推进标准制定、方法规范及数据监测量化。

  在议题二“贸易与碳市场”的讨论中,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碳市场是很好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政策工具,是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很好结合,碳定价机制可以有效的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发展和技术创新领域,目前中国碳市场的运行是符合当前的降碳要求和降碳成本现实的。同时,启动全国自愿减排市场对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为“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创造了条件。与会专家表示,中美之间要加强碳市场的交流、学习和合作,共同完善机制设计和提升数据质量,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控制碳排放。

  在议题三“第三方国家绿色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表示,一是中美合作对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在第三方合作也将起到示范作用;二是中美两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是各具优势,优势互补,在第三方合作则会事半功倍;三是中美在第三方气候合作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政策支持和打造合作环境;四是可再生能源第三方合作需要投入,需要金融支持和商业模式;五是要考虑合作的规模和技术选择。

刘燕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

  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会长马骏建议:一是中美两国应建立推动双方技术和贸易合作交流的“白清单”;二是进一步扩大对第三方国家进行有关绿色金融的能力建设;三是加强在项目定义和分类、标准开发和协同等领域的全球合作。

马骏,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会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

  全联并购公会党委书记/常务会长、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理事长徐林认为:一是要加强双方和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合作增加气候项目融资规模;二是中美两国应该携手推动在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自由贸易制度;三是中美两国应鼓励商业机构开展针对第三方国家的商业性的气候融资服务及技术支持和能力建设。

徐林,全联并购公会党委书记/常务会长、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理事长,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国家发改委原发展规划司司长、财金司司长

  在议题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气候资金”的讨论中,与会专家对COP28中的资金机制和气候金融等议题进行了展望,并介绍了中美两国在COP28期间计划开展的活动。

  在闭幕总结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首先感谢中美两国同行促进美中气候合作的努力,他表示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不仅是对两国有利,而且对全球发展有利。他认为,“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特别是需要构建减污降碳、统筹融合的战略规划,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完善碳交易制度,加快推进气候投融资。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顾问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会长张希良教授及大卫·桑德罗、斯蒂芬·欧伦斯对本次对话进行了总结。

张希良,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教授、所长,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会长

  中美气候金融二轨对话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为推动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务实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日益成为中美增进互信、增加互动、扩大交流、促进合作的重要专业平台。 

7月20日线上嘉宾

7月21日线上嘉宾

本文转发自观察者网及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官网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00余家机构会员和4000余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0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