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并购交易趋势】2023年有望回暖, 海外并购交易或将出现激增

普华永道于近期发布《2022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顾与2023年前瞻》,并于北京、上海、香港地区、无锡、杭州、苏州、青岛、贵阳、重庆、成都、长沙、武汉、西安、广州、厦门、深圳、郑州、昆明、沈阳、宁波、绍兴、台州、金华、湖州以及温州,共25座城市举办新闻发布会(部分城市采取视频连线方式举行)。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完整版报告。


概览
根据《2022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顾与2023年前瞻》,2022年中国并购交易总额跌至4,858亿美元,为自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较2021年下降20%。其中私募股权基金交易金额连续第二年占比接近交易总额的一半。
虽然2022年国内并购交易持续下降,短期内大规模反弹可能性也不大,但是观察到中央政府鼓励外商投资重点行业;以及自2022年11月开始,各地地方政府已积极“出海”推行跨境投资和贸易发展计划,此举从长期来看将推动中国并购市场的回暖,相信投资者的信心将会逐步恢复,市场情绪也将得到改善。
2022年超大型并购交易(单宗10亿美元以上)大幅减少,仅发生了54宗,占历史年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与国企、国企改革相关的交易达35宗(2021年有22宗)。
国内战略及境外企业入境战略投资趋势
2022年国内战略投资者的交易额同比下降19%,跌势虽被近年来如火如荼的国企改革交易弥补,但仍触及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几乎所有行业的交易额都出现了下降,只有与工业相关的交易额出现了一些上升,其中不乏基于国企改革、国资驱动的产业升级、资产重组以及大型国企集团之间的整合。国内并购交易的重点行业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政策影响,因此工业品行业因产业升级成为主要增长点,而高科技(比如科技、互联网类)、房地产、消费品近年走势下降。
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和财务投资者关注点
私募股权基金募资数量的高活跃度反映了2021年和2022年初不错的募资市场状况(同样存在一些滞后效应),但到2022年底,融资环境明显冷却,尤其是外币融资。2022年私募股权基金交易额尽管同比下降了23%,但仍是占比最大的类别,交易金额连续第二年占比接近交易总额的一半。值得指出的是,大多数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声称在2022年下半年持观望态度,理由是有众多重大不确定性(美元基金更是如此)和市场估值下降。
除能源和电力外,几乎所有行业的交易额都出现了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尽管风险投资存在不确定性,但交易量仅下降了3%;这可能是由于:即使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基金仍需要维持一定数量的投资项目,以及比较早期的项目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总量也持续走高,利用2022年上半年并购市场的泡沫和相对健康的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估值,加速回笼其不断累积的历史投资,退出渠道还包括越来越多的PE对PE的二手交易。总体而言,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有所放缓。中概股监管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美股IPO退出陷入困境,而香港地区的股市也表现疲软,估值较低;深圳和上海科创板仍保持着私募股权公司IPO退出市场的主导地位,2021年底新成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线,2022年即有44家新股上市。
中国内地企业海外投资趋势
由于严格的出行限制和地缘政治问题影响了进行大规模海外并购的能力和信心,2022年境外并购交易活动继续停滞不前。财务投资者的境外交易无论在金额还是数量上都再次位居榜首,而国有企业的境外交易活动水平非常低。
按行业划分的境外并购交易分析显示,中国买家对能源和电力、高科技和医疗保健行业有着浓厚的投资兴趣。就交易量而言,中资对于美国和欧洲仍保持兴趣,亚洲成为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
2023年展望:2023年中国并购交易将以国内交易为主导、海外并购交易或将出现激增
2023年有一些积极的影响因素出现,包括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步缓解后,一些积压的并购需求反弹;政府采取新措施对某些房地产企业进行风险化解,放松对互联网经济的限制;中概股政策有一些小进展,中国在美上市企业地位将出现一些正向突破;IPO市场可能更活跃,公开市场估值大幅上升将有利于并购交易市场的恢复;财务投资者的待投资金整体保持创纪录水平,以及伴随的投资压力也会有助于并购市场回暖;由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导致的各种经济失调也将引发交易和转型活动,包括与破产重组有关的活动;更活跃的A股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交易,尤其是由国资推动和控制的上市公司交易等。
随着中国市场逐步恢复开放,相信将会看到一些并购交易呈现起色,不过普华永道认为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往往相对谨慎,在某种程度上,市场的回暖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众多不确定性的影响下还有可能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来回波动。预计2023年中国并购交易在短期内将以国内交易为主导,海外并购交易将出现激增,亚太地区、中东地区或将成为首选目的地。2023年全年的并购交易数据将接近2022年,2023年上半年可能较弱,但下半年转强。
联系我们
叶伟奇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购并交易服务主管合伙人
电话:+852 2289 2199
邮箱:waikay.eik@hk.pwc.com
黄耀和
普华永道全球跨境服务中国主管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购并交易服务市场主管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融资与并购部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1) 2323 2609
邮箱:gabriel.wong@cn.pwc.com
鲍德伟
普华永道亚太区交易服务主管合伙人
电话:+852 2289 2400
邮箱:d.brown@hk.pwc.com
李明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企业购并服务主管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中区并购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1) 2323 3437
邮箱:andrew.li@cn.pwc.com
刘晏来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私募股权基金业务主管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北区并购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10) 6533 8863
邮箱:roger.liu@cn.pwc.com
施道伟
普华永道中国南部及香港地区并购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
电话:+852 2289 2202
邮箱:sam.tw.sze@hk.pwc.com
邵云飞
普华永道中国浙江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571) 2807 5388
邮箱:derek.shao@cn.pwc.com
汪超
普华永道中国苏州分所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512) 6273 1998
邮箱:arthur.wang@cn.pwc.com
邢奕
普华永道中国无锡分所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1) 2323 3894
邮箱:aaron.y.xing@cn.pwc.com
张国俊
普华永道中国山东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532) 8089 1818
邮箱:kevin.zhang@cn.pwc.com
陈春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融资与并购部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贵阳分所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10) 6533 7627
邮箱:cindy.c.chen@cn.pwc.com
雷放
普华永道中国审计合伙人
电话:+86 (23) 6393 7211
邮箱:leon.lei@cn.pwc.com
徐闻
普华永道中国西部税务及商务咨询主管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成都分所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8) 6291 2018
邮箱:william.xu@cn.pwc.com
熊小年
普华永道中国长沙分所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755) 8261 8280
邮箱:collin.xn.xiong@cn.pwc.com
高宇
普华永道中国武汉分所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7) 5974 5788
邮箱:eric.gao@cn.pwc.com
郑嘉彦
普华永道中国西安分所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9) 8469 2577
邮箱:tony.j.zheng@cn.pwc.com
邓锡麟
普华永道中国厦门分所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1) 2323 2567
邮箱:theodore.deng@cn.pwc.com
于勃
普华永道中国郑州分所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10) 6533 3206
邮箱:bo.yu@cn.pwc.com
彭浩贤
普华永道中国昆明分所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871) 6553 5933
邮箱:kevin.pang@cn.pwc.com
关兆文
普华永道中国大连分所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411) 8379 1666
邮箱:dorman.kwan@cn.pwc.com
彭啸风
普华永道中国沈阳主管合伙人
电话:+86 (24) 8615 6555
邮箱:steve.peng@cn.pwc.com
© 2023 普华永道版权所有。普华永道系指普华永道在中国的成员机构、普华永道网络和/或其一家或多家成员机构。每家成员机构均为独立的法律实体。详情请见 www.pwc.com/structure。
免责声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视为详尽说明,亦不构成普华永道的法律、税务或其他专业建议或服务。普华永道各成员机构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您可以全文转载,但不得修改,且须附注以上全部声明。如转载本文时修改任何内容,您须在发布前取得普华永道中国的书面同意。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00余家机构会员和4000余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0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