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三浦雄一郎、王石、俞敏洪、李栓科、方泉联袂力荐《去珠峰》再版新书

2023-11-29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49

2023年11月,时隔十年之久

金融浪子曾经掀起的涟漪

再次重回到读者的视野之中


三浦雄一郎、王石、俞敏洪

李栓科、方泉联袂力荐

 王巍理事长 

《去珠峰》再版新书上市 

去珠峰一个金融浪子的运动轨迹

王 巍  著

中译出版社



一本充满“勇气”与“决心”的书

一段段让人心潮澎湃的探险之路

脚步可以丈量的世界

眼界可以延伸的未来

从一个“出发”迈向另一个“目标”

马拉松、越野、滑雪、攀岩

未曾落下的各项极限运动

继续一起愉快地玩下去


图片来源:AI生成


 所有的厚积薄发 

 都是一种念念不忘的回响 


三浦雄一郎  曾三次登顶珠峰


80岁登顶珠峰的日本国民英雄

我们心高志远,攀上了地球最高峰。如果我们注视着同一个高度,那里定会出现让人们永远不舍的情缘。祝贺王巍先生登上珠峰,也祝贺他的新书出版。


王 石  


万科集团董事会名誉主席

登雪山难,但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尤其像我和王巍这样经历过“文革”、习惯吃苦的老男人。热心创建金融博物馆的王巍,能分配出时间去登珠峰确实是个挑战!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

我同王巍相识多年,我们有一些共同的运动爱好,比如滑雪、登山、跑步…… 我们很享受运动的快乐。我也一直倡导每个孩子至少要有一项体育爱好。王巍的《去珠峰:一个金融浪子的运动轨迹》用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他这些年登山、跑马拉松、攀岩、滑雪的点点滴滴,不拔高,不炫耀,真诚不做作,展现了“做我所爱,尽我所能”的本色,值得一读。


  李栓科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

从学者到企业家再到登山者的故事,没有矫揉造作和装腔作势,更没有名利炒作,活脱脱一副理想男人的理想模样。


  方 泉 


《融资中国》杂志总编

“不为无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爬山、跑步、滑雪和攀岩,这都是王巍在并购和金融博物馆“安身立命”之外乐此不疲的“无益之事”。恰恰是这些“无益之事”相得益彰着“安身立命”的本职,生命才有了个性的意味和生动。


《去珠峰》初版序言分享 


不是所有人都能去珠峰,但所有人都能通过这本书攀登心目中的最高峰。“轴人”王巍带你领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的运动快感。


   《去珠峰》初版序言  



此刻,2013年4月24日凌晨4:40,我和多年的山友方泉正在海拔5900米的Lobuche山顶帐篷里纠结着。他在做着各种可以缓解高山反应的白日梦:可口可乐、重庆火锅、股票涨停、美女粉丝等。我在用iPad继续整理每天的登山日记发给亲友。透过帐篷的帘子,我们可以看到似乎很近的整个珠穆朗玛峰和邻近的洛子峰还有其他许多不知名的超过8000米的邻峰。8000米以上的可不止山友们耳熟能详的14座啊!


珠峰海拔8844米,是地球的最高峰,也有人称她是第三极,与南北两极共同支撑了我们的生存空间。人类尝试登珠峰始于1921年,英国人马洛里和他的助理1924年遇难于峰顶附近成为历史之谜,新西兰人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成功登顶于1953年。目前,全球攀登珠峰的人已经成千上万了,登顶的也有三四千人了吧。(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校友汤世生援引Richard Salisbury和Elizabeth Hawley发布的数字,从1953年5月29日人类第一次登顶到2013年5月29日,60年共有19474次攀登尝试,3698位攀登者完成了6206人次登顶,记载共240人死亡。)


与当年原始条件下的探险和牺牲相比,今天如此便利和安全环境下登珠峰成为一种休闲方式的选择,不过,在此项活动刚刚热起来的中国,还弥漫着神秘、励志、灵修和抒情氛围。于是,我和方泉等也很矫情地选择人类登顶60年纪念日去珠峰了!


真正让中国人打开珠峰的神秘,发现珠峰的平凡的,无疑是中国的著名企业家王石。2003年,王石通过商业登山的方式在电视直播中坚定地登上地球之巅,强烈地震撼了当时笼罩在“非典”阴云下的中国社会,他带给人们自信和探险的力量。无论是否理解或欣赏王石,他带给登山界和企业界的积极影响都是历史性的。我也非常幸运地成为受到他直接启蒙和推动的山友之一。


自2003年以来,我登了海拔5000米以上的13座雪山,爬了1000米以上的城郊小山数不胜数,也算是资深山友了。在相继登顶了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2004年)、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2005年)和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山(2009年)后,终于有机会来珠峰了。


两个月的光景,除了适应训练和冲顶外,如果没有一件值得专注的事情,会非常难熬的。聊天、打牌、联成语、看书和冥想,我在过去10年登山经历中都体验了许多回。这次我将一路所见、所闻、 所思、所为都尽可能记下拍下,发给亲友并留作自己以后的回忆,不过,刚才夜半醒来,忽然想起,也许可以出版,为越来越多去珠峰的山友提供参考。无论是否能登顶,成败的经验都是有意义的。我与方泉讨论,他非常熟悉我的风格,他坚定地说:在这么多励志的登山书中,你干脆就写一本 《登珠峰,不装》吧。


如果我写登山,主要是分享体验,并非励志和布道人生价值。重要的是真实记录,无意升华和树立勇者形象。登山是选择生活,登山是检验体能,登山是亲近自然,登山是修炼人性。


登山就是登山,如同许多人喜欢钓鱼、打篮球和打太极拳一样,是一种生活状态。登顶珠穆朗玛峰与钓鱼冠军、联赛冠军和太极拳王一样值得骄傲和庆祝。


登山曾是探险。英国登山家马洛里和新西兰登山家希拉里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楷模。登山曾是荣誉。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以及各国首登珠峰人士都曾为国家和自己带来巨大名声和历史地位。


在登山的神秘感下,人们的追随和钦慕的目光会诱发讲述者的英雄情结,渲染和提升故事的惊险,渐次自我强化文学记忆,登山便被少数成功人士掌握了话语权。在登山的荣誉下,传媒和商业的选择和强化会淘汰大部分平庸却真实的登山过程,蒙太奇般的组合各种环境和动作,挖掘出当事人潜意识中期待的经历而文字化。


登山成为时尚后,越来越多的登山族即便无力投入真正的登雪山、闯极限的壮举中,也自然会在城市周边结伴爬山的活动中努力捕捉并想象、道听途说的逸事,脑中浮现着《垂直极限》《进人空气稀薄地带》等美剧大片的情节。全套名牌登山行头和大汗淋漓的状态更使自己成为瞬间勇士。


也有许多尚无力无暇参与远征的人,对于登山本来就不理解,更是对登珠峰的人怀有阴暗的想象力。以为只要有了钱,一切都可以摆平,甚至被人抬上顶峰。的确,你必须用大笔费用支付两个月的食物、住宿、路绳、氧气和各种服务,但是8844米的海拔高度你必须一步步自己爬上去。没有人能拉你上来,或拖你下去。登山队在登顶之日安排的夏尔巴向导协助也是同样艰难地与你一起登顶。我的夏尔巴向导那旺只有19岁,瘦小干练。他只做三件事:引领夜路,不时地帮你锁路绳,等你倒下了就标记好以后安排人拖尸。


不过,对于登山的过度渲染和凭空想象,也许更是伤害了自然精神。我这次在珠峰大本营见到了太多完成七大峰和多次南北坡珠峰的男男女女,他们都非常平淡地对待自己的成就,没有因此著书立说,也没有感觉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他们有教授、学生、医生、企业家、护士、摄影师和家庭妇女。因此,我在写这本日记时不免心中产生愧疚。


其实,以我10年的登山体验而言,极限登山只需要四个要素:金钱、时间、意志和体力。登珠峰的开支大体在25万—40万元人民币(2013年价格),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都在5万元人民币以上。登珠峰需要两个月时间来适应,海拔7000米以上都需要两周时间。耐力远比体能重要。您想,2013年,年满80岁的日本老人三浦雄一郎登珠峰,以前也有无腿的或双目失明的人成功登顶珠峰,您还有什么问题呢?


普通爬山则更简单,喜欢就可以了。


山在那里,想爬就去,缘分所在,不必过于自雄、自壮和自恋。


是为序。


王巍

写于2013年4月23日拂晓

2013年6月28日定稿


《去珠峰》作者简介


王 巍

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1992年获得美国福特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经济学博士学位,曾长期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客座教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投资委员会专家,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治理专家,20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曾当选《董事会杂志》评选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独立董事”、中国金融网评选的“中国最具影响力投资银行人物”,获得“美国并购协会2012年度并购终身成就奖”“2013年华尔街日报公益创新人物奖”“IFFM中国金融启蒙贡献奖”和“2017年达沃斯区块链论坛创新奖”等。


2010年开始,他在国内创建并运营十几家以金融为主题的公益博物馆。2013年5月23日登顶海拔8844米的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官方抖音号



官方购书平台

《去珠峰》官方印章版

(数量有限)


《去珠峰》京东旗舰店

无印章版



王巍创始会长《去珠峰》再版新书初冬上市
人工智能、青年亚布力与攀岩 | 王巍理事长参加2023亚布力论坛
王巍:我的20岁 | 回顾历史,答疑未来Z次方
越过珠峰,迈步金马 | 金融马拉松跑者系列之王巍
第七期金融马拉松恳谈会暨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在京举办
王巍:我要写一本什么样的并购书
重塑金融逻辑:王巍理事长《金融可以创造历史》再版上市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40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0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