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8日,以“并购赋能 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1(第十八届)中国并购年会在京举行。本届年会由全国工商联指导、全联并购公会主办,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尚融资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国浩律师事务所、怡丰律师事务所、浩信德霖税务师事务所、亿阳集团、盛世乾通国际广告传媒共同协办。年会线上线下同时举行,通过新华网、中华工商时报、新浪财经、新浪微博等媒体展开直播,全网观看总人次突破330万。
年会邀请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德江,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维久出席并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著名经济学家、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贾康,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融资并购部总监蔡慧,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王名,天津市信用协会会长、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少波发表主题演讲。全国工商联机关党委副书记、人事部副部长李慧敏,会员部商会处处长宗君,机关党委干部黄卫;全联并购公会会长尉立东,党委书记徐林,监事长景柱,顾问刘红路、王瑗、葛明,常务副会长蔡咏、郑建彪、柳志伟;副会长程亮、孙杰、陈佳、田源、吕红兵、王乃祥、张小艾,秘书长顾宁珂,监事徐模、渔童、谢佳扬、谢思敏,轮值主席单位中国工商银行代表程斌宏,党委常务副书记李聚合,党委委员姜山赫;全联冶金商会秘书长白莲湘、亿阳集团总裁邓伟等领导专家线上线下出席。
在年会第三场分论坛上,博览财经信息技术公司创始人、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以《当前并购重组如何服务与支持民营企业的纾困及持续发展?》为题发表精彩演讲,针对民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现全文发布,与大家共飨。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中国并购年会。刚才蔡咏总谈到这两年可能因为疫情,并购市场不是太活跃,但如果结合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我认为并购市场可能会再一次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因为在这一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策的导向已经由底线的防范风险,开始重视对经济的稳增长。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严峻性体现在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这种困局与此前的收缩政策多过经济稳定的政策有关。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强调了对于整个经济的“稳”字当头,那么如何为民营企业纾困再次推到新的高度,因为“六稳”排首位就是稳就业,而我民营经济对于中国经济在就业上的贡献至少要占到80%以上。为了这次年会,我特地找了几家上市公司作了访谈,有经营好的,也有经营不好的。第一个问题,在这几年金融去杠杆以及银行压缩贷款的情况下,首先冲击的就是民营企业,简单地说就是“缺钱”,缺流动性。即便是发债,现在的市场也是非常困难。而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上市公司更多采取的融资途径就是股权质押融资。但是股权的质押融资在近几年也突显了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和风险性。从2020年截止到目前,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高达1900家,而且股权质押比例超过70%的公司就达到了840家,质押率达到80%的公司在1900家里面超过了15%。但是股价的波动造成企业甚至高管人心不稳,甚至是大股东控股权的偿失。据不完全统计,前年A股市场中2160家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里面,其中920家的股价跌破了预警线,584家跌破了平仓线。所以,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有它的必要性,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和风险性,这是反映出来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在这些上市公司接触的中介机构中,部分机构提出的并购方案短期行为严重,往往只重视部分资产变现的能力。甚至让民营企业感觉到是把一个企业进行了“肢解”,获取里面比较好的资产去做方案,而并不是从民企的产业角度去整合资源,为民企可持续发展进行纾困,是“趁火打劫”而不是“雪中送炭”。在操作过程当中,也经常面临不公平待遇,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民企在并购中承担着更大风险和责任。纵观这几年民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成功案例,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希望能够加大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并购。我们非常清楚国企的融资能力还是很强的,在面对经济增长放缓、资金紧张的时候,民企的融资能力是比较弱的。加大国企和民企之间的混改,有其天然的必要性。在证券市场上尤其是今年在新能源领域发现了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以光伏产业为例,目前初步形成,由国企主导项目并发标,民企提供设备安装来进标。为了降低整体成本,从生产硅料、硅片到组件等,国企与民企进行了大量并购,这样从发电侧、输电侧、用户侧才能够真正把成本降下来,才能够真正形成优势互补。二是产业链的上下游并购。我以宁德时代为例,宁德时代从去年到今年整个市场的表现,就相当于去年的茅台,市场称为叫“宁茅”。宁德时代现在的股价600多元市值达1.3万亿。宁德时代的供应商达上百家,宁德时代从生产电池最初级原材料着手,从磷矿到磷酸铁锂,从化工六氟磷酸锂到电解液再到正负极,从用长单锁价模式变成通过并购重组或相互持股,降低成本、稳定货源、利益共享。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并购,才能够真正把一个企业不仅限于“雪中送炭”的资金短暂输血纾困,更要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融合进行并购重组。第一,希望在并购过程中避免短期行为,希望建立一些在产业上是专业的、在时间上是长期的专项并购基金。同时,在并购基金里边再细分成为一些专业基金,如债权基金、债务基金、包括企业破产时的破产基金。通过这种并购基金的专业性分工,来针对不同企业的情况配置不同效用的基金。第二,对于民企纾困,我并不认为所有的民企都要纾困,还是有基本的原则,救急不救穷。尤其是针对落后产业的企业,该退出的还是要退出。同时,也要看一看民营企业家的信用程度。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近150家机构会员和4000余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19 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