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副会长风采】张小艾:充分发挥并购基金作用 有效服务民营实体经济

2021-05-19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75
张小艾副会长在并购基金委员会重组仪式上发言

他稳健内敛,是中国金融资本市场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他目光卓越,对并购基金发展趋势有着专业独到的见解;他理性创新,率领着企业阳光运营高质量发展。自1998年进入证监会工作以来,他在证监会机构监管部、风险处置办公室等多个重要部门任职,先后担任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中国华融证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华创阳安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奋斗了20余年,他总是在向更远、更高的目标挑战,并时时刻刻凭着自己一份强烈的责任感,去发现、研究、引领、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他就是全联并购公会副会长,华创阳安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艾。


如何更好地发挥并购公会的核心价值?怎么走好我国并购基金的发展与创新之路?华创阳安在加强资本市场服务等方面准备如何发力?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张小艾副会长的经验和灼见。


谈并购公会:

引领并购市场、凝聚并购力量、发挥桥梁作用


作为新当选副会长,您觉得并购公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公会的作用?

张小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要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行业协会商会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商会发展迅速,在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行业自律、创新社会治理、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和安排,商协会发展正逢其时,迎来了战略机遇期,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大有可为。


全联并购公会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成立17年来,在宣传贯彻国家政策、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攻坚战、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中国并购市场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全国性商会组织。感谢并购公会领导和会员的信任和支持,提名并选举我为新的副会长,这是我及我所服务的机构华创阳安的荣幸和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我将在公会理事会的领导和会员的支持下,积极作为,为并购公会和中国并购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一臂之力!


在我看来,引领中国并购市场、凝聚并购力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是公会的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并购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及畅通“双循环”的重要手段。并购公会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以工商联商会改革发展为突破口,坚持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三性”有机统一。要创新工作思路,突出政治引领,强化改革发展,坚持服务立会,完善自身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在全国工商联和民营企业中的金融服务属性,加强金融服务和并购行业研究和宣传,充分发挥并购公会联系广泛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人才、技术、专业等优势,与民营经济同频共振,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并购力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谈并购基金:

发展并购基金需要不断完善四大问题


现在,您还兼任并购公会并购基金委员会主任。实践证明,通过并购重组手段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发展是一条必由之路。我国并购基金发展起步虽然晚,但也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当前,我国并购基金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在您看来,并购基金发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该怎么走好我国并购基金的发展与创新之路?

尉立东会长(右)和张小艾副会长(左)在并购基金委员会重组仪式上合影


张小艾:我曾经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工作,现在还兼任并购公会并购基金委员会主任。以我对并购市场的思考来看,中国的股权市场方兴未艾,并购基金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推动和促进产业聚集,实现产业内生和外延扩张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我国并购基金行业呈现五大特点


(1)起步晚、发展快


根据华经产研对中国并购市场的统计来看,自2015年到2019年,并购交易额从1.7万亿增长到了2.8万亿,5年增长接近70%。通过并购基金完成的交易持续增长。根据中基协的统计,从2017年到2019年,中国已备案的并购基金管理人数量和管理规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19年并购基金管理人超过2500家,规模达到1.7万亿。虽然并购基金管理规模只占全部私募股权基金规模的17%,但占并购交易规模的60%。


(2)单体规模偏小,以参股性收购为主


从规模来看,全国5000万及以下规模的并购基金占比接近50%,0.5-1亿规模的占比14%,单体基金规模偏小。从交易金额计,近三年参股型并购基金占比约70%。


(3)“PE+上市公司”是我国并购基金典型模式


国外并购基金常以“Buy-Out”模式获得标的企业控制权,通过重组、改善、提升等方式,实现标的企业上市或者出售股权,从而获得丰厚的收益。国内在基金管理人能力、投资人理念、融资成本、产业成熟度等因素影响下,并购基金更倾向于先锁定退出形式或是标的企业购买方,并由其对退出方式、退出收益等要素做出承诺,比较典型的模式是“PE+上市公司”模式。


(4)资金来源偏单一,组合融资工具运用较少


国外成熟的并购基金,其资金来源以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各种基金会和个人投资者为主。标的企业也可以资产或未来现金流向银行贷款,参与并购基金。因此,国外并购基金规模大,夹层资金和杠杆收购在国外并购市场被大量使用。我国受有关法律法规和金融制度的限制,其融资工具单一且不成熟。企业在并购基金投资金额占比达到60%,是并购基金的主要出资人,基金结构以平层为主。


(5)民企是主要参与者,国资参与度日渐提升


据统计,民企及自然人控股的并购基金管理人数量占比超过77%。同时,并购重组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国企改革重要的资本运作工具。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以及央企国企旗下并购基金的设立,给并购基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


2、并购基金发展主要存在四点问题


由于国内并购基金起步较晚,市场不够成熟,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第二,新兴产业布局不足;第三,出资人结构需要优化;第四,退出渠道应当拓宽。


3、创新与发展并购基金


中国经济增长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期。转型升级背景下,传统行业兼并重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国改混改、海外收购等机会使我国迎来了并购重组浪潮;经济发展积累的大量财富需要保值升值的诉求为股权投资带来资金支持,我国并购基金发展前景广阔。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并购基金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以下几方面支持:


(1)不断完善配套制度


持续出台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监管与支持政策,优化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减持规则,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培育和鼓励长期资本进入并购市场;研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投票权与分红权分离、境外上市公司私有化回归A股、以及敌意收购等新问题;逐步完善和优化相应的政策法规、估值方法、资金管理,以保护交易双方和中小股东的根本利益,促进并购市场积极、健康、有序发展。


(2)引导并购基金投向国家战略方向


目前,我国并购基金投资房地产仍占较大比重。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迅速。医疗、科技、信息技术成为热门领域。结构化调整、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国调基金、混改基金也应运而生。


因此,建议给予必要的政策、税收和金融支持,鼓励和引导并购基金充分发挥孵化和重组功能,做大国家支柱产业与头部企业,围绕科技、低碳、健康、消费等领域做资产的培育和并购,助力中国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优化并购基金出资人结构


合理完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条件;鼓励保险、社保、养老金,以及各类母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等长期资金参与并购基金;完善资管新规,引导银行理财、信托产品、保险产品等金融产品投资并购基金,拓宽并购基金融资渠道。


(4)拓展并购基金多元退出渠道


目前并购基金通过协议转让方式退出的金额占比超52%,退出途径较为集中。针对目前我国并购基金投资、退出周期短的特点,要不断完善减持规则,引导基金管理人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鼓励基金管理人赋能已投标的,充分发挥投后管理功能,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深挖“产业链”、“生态圈”的退出机会,通过协议转让、企业分红、回购、上市、挂牌等多种渠道退出。鼓励S基金的设立,为并购基金的退出提供更多路径。



谈华创阳安:

打造与实体经济相生共济的数字化产业投行


华创阳安是一家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2016年公司与华创证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您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公司重组至今的发展情况?

张小艾:20168月,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华创阳安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重组至今,在监管部门和贵州省国资委关心指导下,在公司董事会带领下,公司聚力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开发运营商、区域资本市场发展服务商、深耕产业服务实体的数字化产业投行三项发展定位。公司各项业务稳步发展,已转型为一家以金融科技和金融服务业为主的投资控股并购平台型上市公司。


1、2016年重组后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经营业绩保持稳步增长。2017至2020年,华创阳安营业总收入、净利润分别增长49.21%、384.71%,年化增长率为14.27%、69.24%。公司每股收益由2016年末-0.22元/股增长至2020年末的0.38元/股。2020年,华创阳安实现营业总收入31.3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8亿元,总资产约500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超过3000亿元。


2、公司治理规范有效。华创阳安股权结构均衡,无实际控制人,形成了国有资本、员工持股、民营资本等多元资本深度融合的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公司治理规范、科学、民主,经营机制灵活高效。


3、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建立行业领先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公司在证券行业率先实施两期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人数891人,实施对象除了公司经营管理层之外,还包括大量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及核心员工。共建共享、面向全员的员工持股安排为公司沉淀了一大批优秀员工,激发了大家持续创业奋斗的热情。


4、经营稳健守正。重组后,公司核心资产及业务为华创证券,并通过华创证券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公司。公司重组至今坚持合规稳健经营,业务拓展稳扎稳打,风控体系持续完善。2018-2020年,华创证券连续三年被中国证监会评为A类A级证券公司。


5、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公司核心企业华创证券作为首批互联网业务试点券商之一,较早布局数字科技。一方面积极推进自身体系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建设运营贵州股权交易中心、云码通数据运营股份有限公司等,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为地方中小企业赋能,支持创业、就业,提高经济活力。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锚定“十四五”,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机遇,华创阳安在加强资本市场服务、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准备如何发力?

张小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如大力发展包括区域股权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资本市场更高水平双向开放等一批标志性改革落地实施。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为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提供了难得机遇。与此同时,发展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贵州省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到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贵州

华创阳安近年来一直非常关注数字经济领域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希望通过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创新体系的枢纽作用,从而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2021年是华创阳安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之年。华创阳安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贵州区域积极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深耕产业、服务实体。我们建设城市级本地化服务业产业互联运营平台,实现数据和资金本地归集,有效为大量中小企业数字赋能,开启了更多企业发展新篇章。锚定国家和贵州“十四五”规划、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机遇,结合公司资源禀赋,公司提出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开发运营商、区域资本市场发展服务商、深耕产业服务实体的数字化产业投行三项发展定位,以更好地加强资本市场服务、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1、开发运营数字经济应用基础设施


我们以数字科技引领,集成区块链、云计算、数字支付等技术,开发数字经济应用基础设施,构建本地产业生态数字化交易市场平台,为产业生态各主体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融资及交易服务,从而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展慢、转型难等问题,提升区域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构建“金融+科技+生态”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现在华创阳安打造的城市级本地化服务业产业互联运营平台已在贵州省内部署,为中小企业数字赋能。目前,已连接服务业各类市场主体1790家,日交易流水达200余万元,采集经济行为数据6000余万条,降低交易佣金2200万元。


2、服务区域资本市场发展

区域资本市场是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字塔塔基。华创阳安始终坚持区域资本市场发展服务商定位,聚焦国家新基建、大消费战略,围绕白酒、医药、旅游等区域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企业培育挂牌上市的基础性建设作用,做好意向上市企业培育,推动投行协同研究、资管、信用、私募、场外等业务团队,形成“研究+投资+投行”综合服务模式,增强产业服务合力,推动资本市场“贵州板块”加速扩容升级。


2020年,公司旗下贵州股交中心成为沪深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贵州基地,通过“互联网+底层资本市场”非标资产证券化服务,新增融资333.9亿元,交易板挂牌企业209家,展示企业2333家。


3、深耕产业服务实体的数字化产业投行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作为一家金融服务企业,华创阳安将继续深耕产业、服务实体,专注新基建、大消费产业,立足深度产业研究,以超长期视角研究观察未来产业变革趋势,把握产业变革的商业模式及可行路径;以产业龙头和优质成长企业为重点,以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导向,做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在企业不同成长阶段,通过资本赋能、产业赋能、数字赋能,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近年来,公司聚焦医药、旅游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纾困、重组等方式,助力扶持新型工业化企业龙头,为中医药、磷化工企业转型发展提供逾40亿元资金支持。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华创阳安将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谋划推动工作,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抢抓资本市场和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期,加快构建数字驱动的经营模式,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以资本之“手”托举区域优势产业企业换挡升级,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近150家机构会员和4000余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19 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