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智能时代:从知识财富、时间到想象力 | 王巍创始会长为乔治·吉尔德新书作序

2024-08-22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93

近日,美国知名未来学家、经济学家、金融博物馆的老朋友乔治·吉尔德先生的重磅新作《后资本主义生活》中文版面世,他以丰富学识和缜密思考,用信息论颠覆传统经济学,揭示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全新方向。



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为其诚挚作序,内容分享如下:




 智能时代

 从知识财富时间到想象力 


2018年11月,乔治·吉尔德的《后谷歌时代大数据的没落与区块链经济的崛起》(Life after Google: The Fall of Big Data and the Rise of the Blockchain Economy)发行,他在北京的互联网金融博物馆做讲演,我担任主持人。之前,我曾陆续邀请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博物馆讲演,吉尔德与他们都很熟悉,也非常高兴地与我一起餐叙,讨论区块链对经济学的冲击,他提到科技进步会撼动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作为数字时代影响美国政界和企业界的重要思想家,这本书大概就是他的尝试之一。出版社邀请我写序,先睹为快,匆匆写下一点感想。


吉尔德是一位关注现实商业的重要思想家,观察力敏锐,极为勤奋,出版了十几本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商业畅销书,也是欧美许多企业家关注的作者。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拘常规小节,捕捉社会前沿的变数特别是异类(Outliers),从社会人文和科技等多个立场表达自己的看法,判断未来趋势。这需要有广博而深厚的知识积累,更需要不断挑战自己定见和社会常识的胆识。尽管,许多立论与结论有待后人的推敲甚至常常失误,但他坚定不移的大视野和大格局启发着人们的思考和实践,成为影响全球未来的重要观念。读他的书,与他聊天,总有一点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宏论,但他的激情和不容置疑的论断非常感染人,令人浮想联翩。这本《后资本主义生活财富的意义经济的未来与货币的时间理论》便是典型的例证,在汗牛充栋的“后”各种主义的图书中,吉尔德锋芒直指“前资本主义”的观念基础,而将“后”的推测留给读者自己。


2018年11月7日晚,著名未来学家、经济学家乔治·吉尔德做客北京互联网金融博物馆(点此查看活动回顾)


三百年以来,以资本为核心组织的现代经济体系,取代了以劳动为核心的传统农耕经济体系。除了可见的人类社会财富爆发式增长,以及衣食住行的需求得到根本解决之外,最重要的标识是市场模式、经济结构、社会组织和生活态度的改变。最近一百年来,知识与信息正在取代资本而进入当代经济的主导力量之列,人工智能更是加速了这个新的产业革命。一大批思想者和学者都将知识与信息作为资产与财富的基础。吉尔德在本书中开宗明义提出他的“经济学的信息理论:财富就是知识,增长就是学习,货币就是时间,信息就是意外”。全书基本围绕这个论点而展开。


与许多学者简单将知识纳入财富领域,进一步扩展为数字资产或元宇宙之类的畅想不同,吉尔德强调几个重要的知识资产的特征,比如无限供给进而激励无限需求,知识的意外、无序和波动是常态,知识的创造者与消费者是孪生同体,等等。吉尔德提倡的经济学更关注人类的创新驱动,以及通过发现、扩展和交易知识为彼此创造价值的过程。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与技术资源,甚至人工智能资源都不再成为有限的约束,唯一的就是一去不复返的时间约束。因此,所有经济活动和效率与成就都必须在时间的尺度上定位,包括财富、学习和社会增长都严格遵循时间的检验。吉尔德和他的合作者正在开发用时间来量化财富与增长的模式,尽管他用人们熟悉的货币来代表时间的价值,但目前的论证仍然还是一个非常粗糙的框架。其实,按吉尔德的立论,在数字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货币这个资本主义的支付工具在后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失去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储藏财富的意义,可以内化到不需单独存在的阶段了。用货币这种可以人为操控的传统尺度勉强代表多重内涵和定义的时间价值,如同用古代蜡烛的数量来比拟电灯的强度一样,反而有更多的歧义。


吉尔德多次来中国,他的书在中国也有多个译本,这也促使他特别观察了中国创业投资的市场。他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该从政府投资和传统产业发展转向智力资本的未来轨道。拥抱意外,激励学习,是知识经济的常态。


2022年OpenAI的 ChatGPT语言生成和2024年初的Sora图像视频生成,掀起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竞争。无论人工智能领域的加速主义与保守建制主义如何博弈,数据、信息与智能都会不可逆转地成为经济主导力量和财富的基础。以往的经济学基础与逻辑在解释和推动数字经济的现实课题上会产生巨大的变革,吉尔德和更多的思想家正在为未来的观念格局搭建支撑要素,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拆掉传统思维体系。正是这些激烈的观念冲突,使得我们不断审视身边的变化和未来,也是吉尔德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在我看来,除了“时间”这个单向约束外,人类的想象力在与人工智能的合作或竞争中将如何演变,才是一个真正的挑战。以色列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诺亚·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人类简史》(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一书中指出,人类祖先想象不存在之物的能力是文明的关键,未来更是如此。想象力是人类生而俱来的天赋能力,从原始部落到工业革命,乃至当下的未来选择,都是先有想象力,才有愿景蓝图,才有创新的成就感和财富上的激励。无论何种社会状态与发展模式,想象力都会激发想象力,也会在特定约束下(比如时间和资源)专注于实现想象力。


将人工智能、时间、意外和想象力这类要素拉入经济学框架,不免有乱花迷眼的感觉,也正是几十年来心理、法律、政治、行为、混沌、复杂等学科大肆殖民经济学领地的重演。说到底,经济学还是解决资源稀缺下的激励与财富分配的学问,当资源不再稀缺,激励已经转向,财富内涵扩充后,经济学的方向也会大幅调整,“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期待吉尔德的这本书给读者一个想象和激励的空间,期待他再次来中国。


王巍

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推荐阅读

《后资本主义生活

副标题:财富的意义经济的未来

与货币的时间理论

乔治·吉尔德【美】 著

蒋豪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作者乔治·吉尔德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和马歇尔·麦克卢汉,被誉为“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20世纪80年代,他成为供应学派经济学的代表人物;90年代,作为新经济的倡导者,他曾被美国白宫授予“企业杰出奖”。他还是《福布斯》《哈佛商业评论》等著名杂志的撰稿人。此前他曾出版过《后谷歌时代》《财富与贫困》《知识与权力》等影响极大的学术著作。


本书以信息论为基础,基于“财富就是知识,增长就是学习,货币就是时间,信息就是意外”四个基本理念展开,提出一种全新的经济学理论,强调企业家和创新对经济的作用,并带来关于创新、意外和丰富的全新视角,其核心观点是,后资本主义生活的经济将以时间为基础以人类创造力和创新为核心以更加可持续和公平的方式实现财富的创造和分配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40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1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