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副会长风采】致同合伙人郑建彪:产业聚焦优势助力川渝资本市场发展

2022-09-09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67

近日,2022年第五届致同论坛暨成都企业新机遇论坛在成都举办。全联并购公会常务副会长、致同全国审计服务线管理合伙人郑建彪在会后接受《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川渝地区的资本市场具备独特发展优势,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为当地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土壤,未来有望以虹吸效应吸引更多优秀的资源、资本进入到成渝经济圈。

川渝已形成产业聚焦优势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的统计结果,四川目前拥有A股上市公司167家,其中成都企业数量为112家,重庆A股上市公司数量则有66家。2022年以来,川、渝两地分别新增A股公司数量为12家、4家。作为西部金融要地,川渝资本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针对川渝地区相对北上广深的比较优势,致同全国审计服务线管理合伙人郑建彪表示,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方面,川渝已实现较好的产业集中度,食品饮料也成为一大优势板块,未来有望以虹吸效应吸引更多优秀资源、资本进入经济圈。

此外,成都拥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工业基础,也为资本市场发展带来助力。


“专精特新”企业加快迈入资本市场大门

随着新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专精特新”成为重要会议中的热词,也点燃了资本市场的热情。

郑建彪表示,目前,“专精特新”企业中上市公司的占比仍不高。随着注册制下创业板、科创板的稳定运行以及北交所的开市,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基本完善,大大降低了“专精特新”企业寻求发行上市时的局限性。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架构下,“专精特新”企业可以更多地依据自身的发展阶段,选择要切入的资本市场和未来赛道。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未来也将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目的地,助推A股市场持续扩容,并将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我国的产业升级乃至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

致同咨询企业并购与融资业务主管合伙人武建勇则指出,不是所有“专精特新”企业都适合资本市场,企业启动上市前须谨慎判断,并制定详细的战略规划。

武建勇表示,资本投资需经历募、投、管、退的全流程,最终都将退出以获得收益。“专精特新”企业都希望将上市作为最后的出路,但从全球主流的资本市场来看,并购是资本的主要退出方式,企业创始人需要正视是否接受被并购,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对于资本市场须慎之又慎。

另外,“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后存在较大的资源错配问题。

武建勇表示,企业融资后的重点是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问题。若创始团队希望在较长时期内持续投入研发,以强化企业发展动力,但资本却希望企业在短时间内盈利以求退出,这在一定时间内就会产生资源错配的问题。因此,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须做好资源的正确匹配,在时间节点、资金类别上均做好战略规划。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00余家机构会员和4000余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0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