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事风采】高文忠理事出席第十五届中国破产法论坛作主题演讲
2024年10月26日-27日,第十五届中国破产法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破产法研究中心、北京市破产法学会、北京破产法庭联合主办。中国破产法论坛组委会秘书长徐阳光主持会议,中国破产法论坛组委会主任王欣新、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周伦军、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事务部副部长郑伟、北京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雷建权、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马强等最高法院领导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开幕式,参会人员涉及全国法院系统、管理人系统、高校科研系统多达1200余人。全联并购公会理事、中企华执行总裁高文忠博士受邀出席第十五届中国破产法论坛,并以《重整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识别与评估》为题作大会主题演讲。
全联并购公会常务会长单位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企华”)作为协办单位之一,积极推动论坛顺利举办,为推动中国破产法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中企华执行总裁高文忠博士、副总裁张维军先生、副总裁王强先生、以及执行总经理(上海)孙钰女士出席本次论坛。论坛为期两天,设有主论坛、七个分论坛以及青年论坛,聚焦破产法治与营商环境、困境拯救与小微企业、破产债权与衍生诉讼、房企破产与刑民交叉、执破融合与个人破产、金融稳定与跨境破产、府院协调与检察监督、破产管理与行业自律等破产法热点议题展开。
中企华执行总裁高文忠博士在大会主题演讲中,围绕《重整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识别与评估》进行了深度分享,围绕现今最具热度的重整企业的生产力展开,并站在评估人的视角来解析新质生产力的挖掘、识别与实操案例分析。
破产重整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他指出破产重整是解放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契机,为企业焕发新活力、挖掘新价值奠定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与识别:强调新的经济形态需要新生产要素,如数据、人才、知识产权等,其边际效应递增性对企业影响巨大,不同于传统要素的边际效益递减。
评估实操中的方法与参数:提出评估师对重整企业核心业务梳理的三个分析手段,即杜邦分析法、经济增加值与模拟报表,强调以经济增加值梳理核心业务,用模拟报表推算未来价值。
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资产价值评估:多次提及 “创新”,阐述创新知识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助力企业重塑价值。
中企华执行总经理(上海)孙钰女士在青年论坛中就《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破产重整企业专利技术资产的评估》进行了深入探讨。孙钰女士指出,随着破产重整案件的增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加入,这些企业经过长期的研发投入,积累了大量以专利、专有技术、软件著作权和数据资产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发掘并量化这些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资产的投资价值,让投资者看到并予以合理的利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成为了一个关键议题。
专利资产评估方法:介绍了专利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及衍生方法,强调选择评估方法时需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如收益法中的收益预期、风险度量、收益期限等,成本法中的历史成本资料获取与贬值因素估计等。
结合案例分享实操经验:通过实际案例,详细分享了评估操作的具体步骤、参数选择以及关注点等,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中企华作为评估业界第一家成立破产重整评估事业部的专业机构,多年来深耕破产领域,为众多困境企业的涅槃重生提供估值服务,展现困境企业核心价值。破产重整制度的目标在于通过重整拯救处于困境但又有存在价值的企业,保障企业职工就业生存权,合理清偿债权,实现投资人收益,并维护各方利益的公平,从而实现社会安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也具有显著推动作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40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1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