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巍:高收益债券与中国机遇 | 高收益债券市场闭门恳谈会回顾
2024年1月5日下午,由上海科技金融博物馆主办,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全联并购公会联合协办的“高收益债券市场闭门恳谈会”在北京、上海两地共同举办。活动旨在研讨高收益债券历史沿革、政策走向与市场发展机遇的探索,邀请到行业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话在高收益债券市场中的创新机遇。

王巍创始会长发表了题为“高收益债券与中国机遇”的主旨演讲。内容分享如下:

首先,感谢各位的光临,特别是对北京、上海几位领导的积极参与,表示由衷的感谢。今天到场的上海、北京两地机构各约30家,都是我们邀请的金融机构代表,感谢大家利用周末时间来参加。我简要用15分钟时间来介绍一下高收益市场和我们的探索。
高收益债券当年叫垃圾债券,1976年左右的时候,在美国市场没有交易也不值钱,债券面值往往低于三毛钱,并且只有五十多只,被公认为是垃圾债券。而米尔肯的团队就专门研究它,通过交易发现垃圾债券是能赚钱的。于是他说它是坠落的天使,翅膀坏了,修修就好。故事我不多讲了,网上可以查到,在美国经济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事件。
米尔肯当时是单枪匹马战斗,团队人数最高时大概四十多个人,可以每天操纵美国600亿美元交易的垃圾债券,在1987年他个人年收入可以赚到5亿5000万美金。但是最后出现了问题,他被指控犯罪,所有下属都抗罪,只有他不抗罪,交了2亿罚金。几年前,美国政府正式给他平反了。我问过他:为什么你愿意交钱,不抗罪呢?他说:我有钱就交钱,我不会拿我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付政府,但最终结果证明我是无罪的。
他主要做些什么事儿呢?从一开始专门交易垃圾债券,后来就参与管理。他认为这些债券之所以不好是公司经营不好。在五十年前,华尔街没有参与经营这个概念,交易就是交易,没有交易员介入管理。当年他介入管理,管理以后他发现还可以制造垃圾债券。从交易到管理到制造,按中国话这叫供给侧改革。
当时美国有三大影响市场的创新,一个就是垃圾债券(高收益债券)。他是极其痛恨被称为垃圾债券,垃圾债券是他创造出来的,他被公认垃圾债券之父。我见过他五六次,第一次见到他是十几年前,当时他秘书一再跟我强调,千万不要在他面前提垃圾债券。我进去第一句话就跟他说,你非常Famous在中国,因为你是垃圾债券制造者。他一下眼睛立起来,气坏了。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刺激他,让他关注你,所以,我们很快就聊起来了。他三次到中国来,其中到上海高金还专门授课一次。
同时,还有另外的创新叫杠杆收购,这个代表人物应该是KKR。早期是美国财政部长西蒙退休以后做了一个贺年卡公司的收购,用了100万美金,在五年内赚了4000万美金,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后来KKR出来以后又引出一个大故事,众所周知,我这里不再多说。
第三个创新是MBO管理层收购,公司管理者持有公司股权,甚至控制公司运营,大股东不起作用。这三个重要的创新组合到一块形成了美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变化,推动了美国一大批创业公司和新兴产业崛起。以前美国资本市场是蓝筹股为中心,传统制造业全是蓝筹股,所有蓝筹股都围着大公司做。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是拿不到资本市场的钱的,从银行也拿不到钱。
米尔肯和KKR这帮人帮助他们融到资,包括CNN和许多通信公司,今天你耳熟能详的一大批通讯、光学、科技企业、消费娱乐行业的很多公司都是他给帮助起来的。所以当米尔肯进监狱的时候(1985年),美国三大报纸广告版发布:米尔肯We believe you! 有200多美国著名企业家要替他伸冤,因为他支持一大批中小企业,通过他的推动,整个新产业崛起,这是垃圾债券当年在美国起的重大作用。
有一个大体统计,美国高收益债券大概动员了将近2000亿美金投入新兴产业。今天看来金额不大,可是80年代2000亿美金,相当于今天几万亿美金,这一批人就动员了几万亿资金去推动创新产业,这就是垃圾债券起的作用。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当时美国经济衰退,70年代美国越战失败,尼克松水门事件,油价两次中东上涨,美国有滞胀,既经济停滞又通货膨胀,而且日本是大肆扩张,NO.1。美国是一片凄风残雨,经济各方面都不行,所以有经济衰退的大背景。里根上台以后,里根和对岸的英国的撒切尔夫人联手一起推动自由放任主义,在美国叫金融自由化,用日本人的话叫金融革命,什么叫革命呢?就整个融资脱媒了,就不再从银行里走了。50年前美国所有的金融都是银行,结果大部分资金都开始从银行出去了,跑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了,还有各种各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全出来了。
另外,利率可以自由浮动,原来是Q条例规定不能浮动,而且税收减免,凡是借款,借款的利息可以减税,这是一个大的机会。各种工具创新,比如今天说的大额存单,NOW,CD都是那时候出来的。美国当年创新这个时候是为了解决经济萧条,所以推动全面金融自由化。
很重要的是,社会心态变化就是负债观念。美国大萧条之后当时特别惨,大萧条中产阶级打击特别厉害,很多跳楼自杀了。大萧条导致美国人再也不负债了,两代人不负债,他有沉痛教训。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开始改变了,因为美国新一代已经忘了那一代人,而且战后虽然美国衰败,但总的来说还是世界大国Super Power,这个时候美国开始推行政府大规模负债,公司大规模负债,个人大规模负债,信用卡也是那个时候出来的,所以美国进入负债社会,大家对于负债不认为是个耻辱的事儿,是个积极事儿,是用未来弥补现在的问题,这个是很重要的背景。
当时,有两个经济学诺贝尔获得者(Modigliani-Miller)提出MM定理,MM定理实际说的什么呢?一个公司的价值不取决于卖多少产品,多大市场规模,取决于公司里的资本配置,就是债权股权和各种金融工具的配置比例,这个匹配合理不合理,如果合理,那就是公司有价值。就像老百姓说的碳和钻石的区别,都是碳原子,但是排列方式不一样,平铺是煤炭,立起来就钻石。MM定理也就是我们讲的公司内部资本有机构成。他们认为在一定的假定前提下,资本结构变化不影响公司价值。但是米尔肯的一篇文章说,市场始终变化,所有假定条件都变化,因此资本结构恰恰影响公司价值。有这样的背景之后才出现美国资本市场变化的三个核心动力。
第一个核心动力是现金流的分析。现金流分析在美国启动的是三张表(70年代)。我们当年学会计的时候都是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第三张表是70年代提出来的,我在国家会计学院讲过几次课,绝大部分的这代人接受的教育,包括教授都不理解这个表。这个表才决定公司的价值,这个表是决定公司的未来。上市公司为什么市值那么高?这个公司假如活100年,每年收益合成就是它现在的市值。为什么特斯拉这么值钱?因为大家预计他可以活多少年,每年现金收益贴现到当下就是他今天的市值。第二是资本结构的配置。资本结构配置变化才出现高收益债券和杠杆收购的机会。第三个是公司治理观念。管理资本主义出现了。管理资本主义是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长期呼吁的,股东不再决定公司价值,管理层在决定。你看今天中国上市公司还是处于很原始的阶段,依然是由大股东决定,这个做法是不对的。未来一定是股东高度分散,大股东只负责投资,公司经营应该有管理层。所以管理层要收购和持股。美国有了现金流收购、资本结构和公司管理三大核心动力之后,才形成整个美国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高度增长的重要因素。
现在说一下我们做的事情。今天在会场的吴晓灵、苏宁两位行长在2006年正式提出中国出现金融压抑,要鼓励放松管制。吴晓灵行长邀请我、中信证券的王东明,还有中国银行的朱民三人给人民银行总行司局长讲垃圾债券、杠杆收购。我们认为有机会,所以出了一本书叫《杠杆收购与垃圾债券》。很可惜,很快遇上了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这件事情就搁置了。
第二波是2009年从刘明康主席开始推动。他鼓励并购融资贷款。我们特别邀请了并购会轮值主席费国平他主笔出版了一本书。我们特别感谢屠光绍市长。当时他是上海主管金融副市长,我们在上海开了第一场会,就是推动并购融资。当时200人在上海做动员,屠光绍市长参加。接着在天津是崔津渡市长主导主办了200人的动员会。这两个城市一出来,北京也不能落下,北京主管金融的副市长吉林出面,也主办了一次并购融资会议。三个主管市长推动并购融资,在当时影响热烈,最后我给银监会也讲了一次。我在2012年更新一版叫高收益债券。当时说用垃圾债券不行,老百姓不理解,于是我们只好改名叫高收益债券的杠杆收购第二版。但是非常可惜,2013年又出现一次经济低潮,又搁置了。
搁置以后就出现什么情况?叫浑水摸鱼市场,银行也做、信托也做、基金也做,都在做这个事,只是在水下做,不太合规。因为谁也不能拿到水面上来,因为没有法规政策怕出事。但是有部分人干的很好,有部分人就出现了巨大的危机,相当多的城投债都出现了问题,实际上都有垃圾债券的概念,这就是浑水摸鱼市场。
2023年12月份,央行八个部委牵头再次鼓励高收益债券市场,我们赶紧动员社会各界专家来关注。第一,我们希望可以鼓励创新,并不局限于台面下创新,二是摆上台面的公开创新,依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依据央行八部委的规定去落实。第二,激励经济增长,而且要能保障经济安全,这就是我们开这个会的目的。这是我们第三次机会,我们希望第三次大家能把握住。这个高收益债券的大门不光取决于中央,也取决于民间市场化力量。如果这个门开了缝,市场化顶上去了这个门就开了。如果开了门,你完全丧失信心,都躺平不做,那门慢慢就关上了,就这么简单。这就是为什么在短短一个礼拜时间内要动员大家来推这件事的原因。
最后怎么做,提几个建议。首先是观念启蒙去污名化,要去阴谋论。如果一抬头,就说垄断资本又重新冒头了?是不是P2P了?为什么请咱们业界的人呢?要为了做科学解释,要让大家共同启蒙,一起来真正的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工具是没有毛病的,使用工具人可能出问题,所以要正名。
第二个要宽松政策,鼓励自下而上的创造高收益债券。很多政策自上而下很重要,但问题是上边很多坐办公室的人毕竟没做过,对这个细节并不太熟悉,还是鼓励上面多监督,多看问题,多指导,鼓励自下而上的推动才有机会,允许大家犯点错误。不犯错误的话,不可能每个事都做。但是我们怎么鼓励自下而上,今天来了很多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这是你们的大机会。
第三个建议能不能选一个交易所做个试点板块,或者某个地区小城市做个试点,允许高收益债券可以小范围先流通尝试一下。
第四个鼓励中介机构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创新。因为在中国做金融必须持牌。我们过去有很多教训,浑水摸鱼不行,但是持牌金融机构,因为有牌照和特权,他没有任何必要去创新,没有任何动力去干什么事,都等客上门。恰恰很多中介机构是没有牌照的,他有创新服务的动机,所以两者联手合作,完全靠体制内机构不太容易,很难传达到位,但是完全靠民间乱来也有问题,比如出现P2P的问题,我们希望大家共同合作来推动市场。
我们特别希望全国工商联能够组织一些比较好的民营企业参与试点。银行拿不到钱,上不了市的,但它仍然有非常好的潜力。所有发行垃圾债券的公司当年是不赚钱的,都是亏的。但按市场讲叫沙里淘金,就是在困境资产当中去发现。三年前在苏州搞了一个困境资产大会,影响很大。最后我做发言,还引用了流行歌曲, “别忘了困境资产也有春天”。虽然你喜欢水仙花,但是困境资产也有春天。希望我们在工商联领导下,并购公会能起点作用,真正做一些实事,不是喊口号送温暖,哪怕全国哪怕10个20个被人看不起的企业,把它做成了就很了不起。
最后,我们特别鼓励大家创立专业的并购基金。中国大量的并购基金其实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并购基金,因为他不了解,无非打个牌子都是政府城投基金、母基金。
我是非常遗憾。当我年富力强的时候,曾经有过愿景想把市场做起来,但是由于当时时间太早,各种结构不成熟导致没有做起来。但是,如今不一样了,这个观念已经普及,而中国恰恰到了一个需要好的金融工具、好的金融理念、好的资本结构去推动经济发展时代,这个机会是千载难逢的。我们期待今天来的朋友们做事,大家都是没有躺平,而且是努力的,对国家和民族有信心、对未来有信心。希望大家共同切磋,我们一起把市场做起来,这是我特别期待看到的,谢谢大家。

恳谈会 · 北京会场

恳谈会 · 上海会场
行业著作介绍

▲ 《杠杆收购和垃圾债券》
2007年出版
《杠杆收购和垃圾债券》一书作者从杠杆收购革命与垃圾债券创新,融资环境与金融监管入手,围绕市场需引出“杠杆收购”及“垃圾债券”发展状况,应用原理,产生动因及财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地“杠杆收购”交易结构设计,“垃圾债券”融资方案等进行了研究。

▲ 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左)与
王巍创始会长(右)2015年 北京

▲ 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左)与
王巍创始会长(右)2017年 洛杉矶

▲ 《高收益债券与杠杆收购》
2012年出版
2012年王巍创始会长与(美)施迈克等合著出版《高收益债券与杠杆收购》,本书由中国和美国的前沿专家撰写,是希望了解当代金融前沿,参与金融创新实践,把握金融理念的重要参考书,进一步阐述了高收益债券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角色。
高收益债券市场 - 培训课程
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鼓励发展高收益市场,强调高收益债券在优化金融结构,服务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购交易师培训与认证中心拟开展“高收益债券投资与应用”专题课程,考核通过者,可获得《并购交易师》证书。本课程为学员提供关于高收益债券市场的深入了解,探索投资机会和风险管理,掌握投资策略及应用等。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案例分析等,学员将获得投资高收益债券的实战技能和决策能力。
【并购交易师证书】
▼

课程目标
1、理解高收益债券的基本概念和市场特点及运作机制。
2、掌握高收益债券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方法。
3、学会评估高收益债券的风险与回报,并进行投资决策。
4、熟悉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相关法规。
5、培养高收益债券投资组合的构建和管理能力。
课程内容
模块一:高收益债券市场概述
模块二:高收益债券的风险与回报
模块三:高收益债券的评级与分析
模块四:高收益债券的投资策略
模块五:高收益债券的风险管理
模块六: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与趋势
模块七:高收益债券投资组合管理
【并购交易师介绍】
并购交易师【Certified M&A Dealmaker】由全联并购公会和并购博物馆共同发起,是面向金融、企业和相关专业人士的市场化能力水平认证。截至2023年12月,全球已有超过6万人申请并购交易师资格认证,共有9000余人通过审核。中国 8000余人(其中,香港地区、台湾地区500余人),日本、美国和意大利等地近1000人。
并购交易师群体汇聚创业者、投资人、企业家和政界与学界活跃人士。取得并购交易师认证后,将享有以下专属权益:
1、成为全联并购公会会员,享受相应权益;
2、参加全联并购公会和金融博物馆各种论坛、沙龙、培训等活动,进入专业社区;
3、确立行业地位,专业能力得到广泛认知;
4、发布投融资需求,进入并购交易师专属并购项目对接平台;
5、享受并购行业猎头服务,优先被全联并购公会会员单位、金融博物馆友好单位聘请;
6、有机会加入全联并购公会和金融博物馆创立的相关专业机构与志愿者群体;
7、参加并购专项奖评选,当选后进入并购交易师名人录;
8、通过并购公会向行业监管部门反映行业意见与建议;
9、接受后续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执业水平。
联系人:宁女士
联系方式:15652980500(微信同号)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40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0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