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重构资本市场并购逻辑,迎接价值评估新的时代

2025-11-20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021

近日,第三届资本市场创新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上市公司创新发展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500多名来自政企学研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上市公司创新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提升、上市公司创新发展与价值评估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重磅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全联并购公会会长单位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唐章奇、鲁杰钢应邀与会并作主题演讲,剖析阐述创新经济时代的价值评估模式、当前资本市场之下的并购估值逻辑。



本次会议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联合主办。会议发布了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资产评估研究院和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智能管理研究院撰写的《2025中国上市公司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5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创新评价报告》和《2025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创新发展评价报告》。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冯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卫星,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永贵,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黄运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汪海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资产评估研究院院长、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王竞达还共同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创新发展研究成果”。



论坛共分开幕式、主旨报告、圆桌论坛、论坛总结等环节,同期举办5个分论坛。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唐章奇应邀参加“分论坛一:上市公司创新发展与价值评估”第三阶段主题演讲环节。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鲁杰钢应邀参加“分论坛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高质量发展”第一阶段主题演环节。



唐章奇围绕“建立与创新驱动相适应的价值评估模式”作主题演讲,对传统评估体系在面对创新型经济时的局限性展开剖析。他表示,我们熟知的许多价值评估方法,根植于工业时代,侧重于财务指标、短期回报和有形资产,对于评估稳定的、线性的、以物质生产为主的活动是有效的;但在面对今天的创新时,现有方法却常常“失灵”,往往难以衡量无形价值、容易忽视长期性与不确定性、容易低估生态与社会价值、难以捕捉协同与网络效应,对创新成果的真实贡献反映不足。



为此,他提出从“财务主导”走向“多元协同”的新理念新模式,倡导超越单纯的利润视角,构建一个涵盖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知识价值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估框架;形成从短期静态评估走向长期动态追踪的框架;注重从关注孤立结果到关注系统影响与生态健康;注重从关注滞后指标到与先导指标并重。在构建新模式的实践路径上,主张坚持分类评价、强化定性判断与场景应用,积极拥抱数字技术赋能,并鼓励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形成价值共识。呼吁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包容的方法重构未来价值“标尺”,共同迎接价值评估新时代。



鲁杰钢围绕“资本市场科创企业并购交易的估值逻辑”作主题演讲,对深化并购重组改革背景下的评估实践展开分析。他表示,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2025年5月证监会修订实施“重组办法”,均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产业链整合作为深化并购重组改革的核心,为以“硬科技”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组整合特别是科创板企业并购重组带来暖风。但资本市场科创企业并购交易的估值仍面临交易标的难觅、交易价值难估、交易对价难谈的情形,面临资料的可获得性、价值与价格、盈利确定性和可验证性、协同效应和业绩承诺等方面的挑战。


为此,他指出产业逻辑已成为并购主要驱动因素,并购活动要关注从估值套利逻辑向产业并购逻辑转变,把握以IPO退出为导向的投资估值方法与并购估值方法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在探索高科技、非盈利等特殊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实践中,主张对评估方法进行延伸;注重协同效用和投资价值;开展多维度分析,由定量评估向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并重发展、关注区间估值等。



建立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评估新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要求我们打破思维定式,跨越学科界限,协同各方力量。这不仅是评估专家、财务人员的工作,更是每一位管理者、研究者、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都需要思考和参与的事业。


让我们携手努力,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包容的心态、更科学的方法,共同锻造这把衡量未来价值的新“标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识别真正的创新、激励持续的创新、引导负责任的创新,让创新之泉充分涌流,为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16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21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作出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