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王巍:法人股市场的贡献 |《金融史》采选

2025-06-26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072

2025年6月18日,由金融博物馆主办的《金融史》第2期正式上线,本期专栏文章以“法人股的回忆”为侧重,邀请了陈耀先、王波明、陈浩武、王巍等参与历史进程的人留下亲历感受与思考。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分享由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撰写的一篇文章。

The Financial History



 长按识别二维码,免费阅读 


以下内容选自《金融史》第2期 

 —— 金融观点与事件 · 专栏文章 ——


撰文 | 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

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王巍


法人股市场的贡献


今年三月,在悼念刘鸿儒主席的一个聚会上,来自北京、上海和深圳的老朋友们相聚,我遇到多年不见的刘纪鹏。我开门见山,你答应过多年的事情什么时候落地?他立即理解,马上就办!很快,20多本1992年印制的法人股招股说明书就送到了我办公室,这都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老古董”了。我收藏了我参与过的几本,送到苏州基金博物馆陈列,但刘纪鹏是最重要的法人股推手,当然收藏最全了。


2025年4月8日于北京,作者与刘纪鹏(联办同事)、阚治东(原申银证券总经理)和林义相(原华夏证券副总)


现在的一代人,很少知道我们曾经有一个被法律认可的“法人股”,而且还有一个火爆一时的法人股交易市场。现在大家都知道上海和深圳的两个股票交易所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起点。其实,当年还有两个网上交易系统更是业界先驱。本期《金融史》我们会做介绍,这里,我也写下回忆与感触。


1992年5月,我刚刚从美国留学回来,在联办(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工作一段,老板王波明安排我负责投资部和培训部。上班第三天,财政部几位司长来现场考察STAQ系统(网上证券交易系统)的运作。碰巧,联办几位主管领导都在外,一头雾水的我,只好硬着头皮主持接待。


我带几位领导陆续到研究部、交易部、清算部等考察。我先客为主,请部门负责人给领导汇报,同时,努力理解工作内容和程序。这样转了一圈,我也初步了解了法人股上市、交易与结算的基本内容。连续接待几次参观后,我居然以专家身份,相当熟练地介绍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市场意义。当然,当时同在联办工作的李青原、王莉和刘纪鹏两位真正的创始人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


不久,我把这个系统介绍给老家沈阳的主要领导,得到支持。特别邀请了刘纪鹏到沈阳给主管领导和几个大企业讲课,一起帮助申请法人股上市,如长白计算机、东北制药、先达条形码等。后来,又跟随王波明到海南参与几个企业的股改、发债和法人股上市,如海南航空、民源股份、海南农业租赁等。最后,有机会代表联办到成都推动蜀都股份的法人股上市。除了在联办的学习外,我也到国家体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了解政策和市场动向。当时人民银行也办了一个NET网上交易系统,与当时负责这个系统运营的屠光绍请教,他后来做了多年的上交所总经理。这一系列工作大大丰富了我的市场经验与操作本领,对我此后在国有证券公司和下海后的创业具有长远的影响。


大约十多年前,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本市场论坛上,一位国家领导人批评当年的“法人股交易”是怪胎,不了解中国国情的海归们的胡来之举,最终被“全流通”纠正了。我立即在他离开讲台后,专门拉住他做了一番解释。5分钟,讲了三点:


第一,法人股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期,不得不做的妥协,避开股权“姓社姓资”的争论,让公众接受股份制的概念;


第二,法人股交易是解决历史遗留和社会集资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补充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功能的重要工具,“两所两网”的贡献巨大;


第三,网上电子交易是大势所趋,两网被当时管理体制封杀是遗憾,也是必然,但不是创新者的错误,应该是有正面历史评定的。在历史上,失败的事物往往被以后证明是更正确的。


2025年4月8日在北京,作者与夏斌(深圳证券交易所原总经理)、尉文渊(上海证券交易所原总经理)


这位领导耐心听了我的解释后,诚恳地说,我不了解那段历史啊,以后还要学习,谢谢你。我请秘书把刚才的讲话删掉这个部分。


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我还是这个看法。


1992年10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证券监管体系。1998年,国务院将原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证券经营机构审批等职能划归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从地方政府管理调整为由证监会直接领导,实现了全国证券市场的统一监管。上海和深圳的两个交易所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坚实的基础设施了。那么1993年被关闭的STAQ和NET两网的结局呢,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STAQ系统是由国家体改委支持的机构,后来转型成为智库机构,成为出版并培育了《财经》《证券市场周刊》和《财新》等十几本杂志和一系列重要年会的中国顶流财经传媒集团。


2025年4月16日,原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和原成都市常务副市长谢瑞武参观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


屠光绍、谢瑞武、王巍

在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合影留念


2025年4月,我陪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院理事长屠光绍和成都市前常务副市长谢瑞武等一起参观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在中国证券市场30年展厅中一起回顾当年的许多重大事件与人物。屠光绍注意到我们专门提到NET和STAQ两个系统的历史,谈起从人民银行、上交所、证监会到上海金融主管的经历与资本市场的变迁,很有感慨。特别补充了几点。


第一,在证监会成立之前,人民银行主管证券市场业务,创建NET系统是职责所在。与国家体改委作为实验试点的STAQ系统并存,是那个创新时期的特色。


第二,NET系统的创建利用了人民银行的卫星通信基础上的全国清算系统,非常先进。没有交易大厅,没有人工报单,不仅比STAQ系统先进,而且也比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先进。这个电子证券交易体系还获得过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比肩国际,整体提高了国内资本市场的技术水平。


第三,NET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转入证监会领导后,设立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妥善处理遗留问题,后来又“老树发新芽”,加入了北京中关村科技企业的股份转让业务,成为全国中小企业交易系统,为今天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附 件】

 昙花一现的法人股市场(1992-1993)


法人股是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其可支配资产向股份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其中35%为法人股,开启了新中国股份制经济的先河。1992年《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明确将股权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法人股正式获得政策认可。至1994年,全国定向募集公司达5964家,法人股占总股本的62.5%,成为国有企业改制的主要形式。


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面临融资困境,股份制改革成为引入市场机制的关键举措。法人股的设立旨在通过企业间相互持股,既保持公有制主导地位,又实现资本流动。法人股作为过渡性制度设计,为股份制改革提供了缓冲空间。


为解决法人股流通困境,国家体改委于1992年7月批准STAQ系统(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作为法人股流通试点,该系统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办)主办,其前身为1990年12月开通的国债交易平台。1993年4 月,由央行牵头、工中建交等六大银行及三大证券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NET系统(全国电子交易系统)正式运行,利用卫星通讯网络实现全国联网交易。两大系统并称"两网", 与沪深交易所形成 " 两所两网 " 格局,成为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早期探索。


STAQ采用做市商制度,由会员券商担任报价中介,投资者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交委托单;NET则实行集中撮合交易,引入自动报价和清算系统。两系统均限定机构投资者参与,个人需通过法人名义开户。


1993年5月迎来短暂繁荣:STAQ指数从4月底的100点飙升至5月10日的241点,单日成交金额达2.7亿元;NET指数同期突破225点。至1993年底,两系统累计成交220亿元,覆盖近500家会员机构和3.2万名投资者。但好景不长,两系统未纳入证监会统一监管,分别由体改委和央行管理,导致规则不统一。


1993年5月22日国务院证券委叫停新法人股挂牌。1999年9月9日,STAQ以 " 国庆彩排交通管制 " 为由暂停交易;次日NET以 "设备检修" 关闭,标志着法人股集中流通时代落幕。


两网关闭后,17家挂牌公司中6家通过重组登陆主板(如海南航空、南京中商),11家转入2001年设立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老三板),开创中国退市公司转板先例。例如,2006年北京天坛股份以每股3.74元回购全部流通法人股并注销,成为两网公司退市处置的典型案例。


2025年6月8日,刘纪鹏收藏并捐赠给

金融博物馆的法人股文件


_


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博物馆的未来展望是持续探索新载体,让金融启蒙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王巍金融博物馆” 视频号 

 ▲ “王巍” 抖音号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40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1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