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购操盘手高盛大摩到底谁登顶?
“华尔街之王”的宝座最近似乎又有异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都不肯松口,一如既往地拼抢冠军奖杯。据消息,北京时间7月19日,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不约而同地在新闻稿中宣布自己是今年第一大并购顾问,以及第一大首次公开募股(IPO)经办者。
全世界最佳投行的排名之争一直备受瞩目。刚刚公布信任CEO的高盛于本周二公布,它是经办已宣布并购及包括IPO在内股票发行交易的全球最佳投行。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是今年已宣布并购交易中排名第一的顾问,包括截至纽约时间本周三下午尚待完成和已完成的交易。高盛则在咨询费收入方面位居首位。
这种频频发生的单方面宣称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可对华尔街领头羊们来说,这是借机增加“曝光度”并吸引新客户的好手段。“当你争取新业务的时候,过去的成功会为你赢来更多成功。” JMP Securities LLC分析师Devin Ryan表示。
事实上,作为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投资银行是发达证券市场和成熟金融体系的重要主体,经营直接融资业务,虽然既不接受存款也不发放贷款,但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股票发行、债券发行或公司重组等业务,从中抽取佣金。
投行的身影无处不在。2015年10月戴尔公司宣布以657亿美元并购数据存储公司EMC,成为科技界最大的一桩并购案之一,为此戴尔公司融到了500亿美元的资金,华尔街投行也借此大赚了一笔。据咨询公司Freeman &Co。预计,作为EMC及戴尔公司两家公司的主要投资顾问,摩根士丹利获得的收入在9000万-1.25亿美元之间,而摩根大通则在7500万-9500万美元之间。
对于高盛、摩根士丹利们而言,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减税之后,美国的各大企业多数积累了充裕的现金,投行也为此展开了费用收入争夺大战。在电话会议上,行业领袖们轮番暗示企业的“交易计划”非常多。让未来的客户知道自己排名第一,有助于把潜在的客户变成真正的客户,这样做的动机足够明显和强烈了。
老牌投行间的争夺战越发激烈,但新生势力也不容小觑。近年来,精品投行不仅从大投行挖走顶级人才,而且在细分领域的重组、收购、融资、咨询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投行员工每周近100小时的“拼命三郎”工作模式也引发关注,虽然一些过劳死的案例不能完全归咎于投行高强度工作,但工时长、超负荷的确是投行长期以来被诟病的地方。
必须承认,精品投行的威胁越来越大,老牌投行巨头的压力和挑战也随之增加。虽然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大型投行依然具有资本资源、客户资源以及政策资源等优势,但在当下这个数字时代,传统的信息壁垒被打破,投行巨头们或许需要考虑转换观念,一方面吸引人才、关注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另一方面也需要吸引客户,更看重客户的感受。

全联并购公会(中国并购公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批复成立的非盈利性民间行业协会。并购公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全国工商联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并购公会设立于2004年9 月,总部位于北京,在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山东、贵州、浙江、辽宁、河南、深圳以及香港、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十多年来,陆续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融资、估值与税务、国际、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维权等专业委员会,以及并购交易师培训与认证中心和并购交易仲裁中心。并购公会为国内外企业界和政府部门提供战略顾问、并购操作、管理咨询、资产评估、融资安排、法律及财务等投资银行服务,广泛联络各界精英,致力于推动中国并购市场的规范与成熟,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促进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技术换代升级,促进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