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行两会接连表态: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化解处置。我国财政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可运用的政策工具多,我们有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全国两会期间,一行两会掌门人也对防范金融风险相关话题接连表态。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防范风险一刻也不能疏忽
郭树清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此前提到了多方面风险,包括不良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这些风险都还在,有的有所缓和,有的有所调整,但总体上还需要高度重视。防范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必须高度重视,把工作做好,一刻也不能疏忽。
3月5日,郭树清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要研究如何改组改造高风险机构,有的可能会退出市场,有的会兼并,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行业也需要淘汰落后、引进先进的机制。金融机构不能只生不死,要有正常的淘汰。
3月5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 上,谈到金融业对外开放时,郭树清指出,从银行保险角度研究推出了15条措施,现在基本落地。去年新批了很多外资银行、保险公司,有些是法人机构,有些是分支机构,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已在的机构也扩大了业务范围,今年还会继续推进。
3月5日,郭树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市代表团驻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总方针不会变。结构性去杠杆的目标是要把企业的杠杆率明显降下来,同时要把居民家庭的杠杆率稳住。他说,目前家庭部门个人贷款比较多,可能与买房、炒房有关系,就此问题政府部门已经在控制增量,化解存量。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3月10日,央行行长易纲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易纲表示,我国经济金融风险挑战依然比较多。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这个表述与去年相比少了“保持中性”四个字,对于货币政策是否将会偏向宽松?易纲回应道,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没有变,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体现逆周期的调节,同时货币政策在总量上要松紧适度;要求在结构上更加优化,也就是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还要兼顾内外平衡。
易纲说,去年的货币政策一直在降低无风险利率,它是名义利率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如何降低风险溢价,易纲表示,第一是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消除利率决定过程中垄断性的因素,更加准确地进行风险定价。第二是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比如完善破产制度,提高法律执行等,这些控制结构性改革可以降低实际的交易成本,从而也会使风险溢价降低。
在谈到“降准”话题时,易纲表示,我们通过准备金率下调,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应该说还有一定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比起前几年已经小多了。同时我们在考虑这个问题,还要考虑最优的资源配置,还有防范风险的问题。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易纲讲到,坚持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它是市场决定的。中央银行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对汇率市场的日常干预。汇率市场的波动和一定程度上的弹性,对整个经济是有好处的。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应对市场风险
在谈及如何应对市场风险时,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采访时表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应对市场风险。
易会满表示,对于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回应股民的关切,推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考虑要坚持“四个必须”、“一个合力”。第一,必须敬畏市场,尊重规律、遵循规律,毫不动摇地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第二,必须敬畏法治,坚持依法治市、依法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三,必须敬畏专业,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第四,必须敬畏风险,坚持底线思维、运用科学方法,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一个合力”就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
易会满谈到,《证券法》修改正在进行中。目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已经有所缓解。投资者保护是证监会的基本职责,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应对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合法权益是证监会最起码的职责。
证监会公布数据显示,当前股票质押风险得到初步缓解。出台设立证券行业专项资管计划、发行专项纾困债、设立纾困并购基金等务实举措,最新统计已有50家证券公司完成协议签署,承诺出资累计545亿元。38家证券公司正式成立了多只系列资管计划和子计划,合计出资5293亿元。
易会满同时讲到,IPO将继续保持常态化,下一步将继续完善退市制度。

全联并购公会(中国并购公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批复成立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并购公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全国工商联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并购公会设立于2004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在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山东、贵州、浙江、辽宁、河南、深圳、宁波以及香港、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十多年来,陆续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融资、估值与税务、国际、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维权、并购调解、家族财富管理等专业委员会,以及并购交易师培训与认证中心。
并购公会为国内外企业界和政府部门提供战略顾问、并购操作、管理咨询、资产评估、融资安排、法律及财务等投资银行服务,广泛联络各界精英,致力于推动中国并购市场的规范与成熟,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促进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技术换代升级,促进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