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年会分论坛回顾】信用服务助力疫情下的复工复产

2020-09-29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53


2020年9月19日,以“并购纾困助力双循环”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并购年会在京隆重举行。年会通过中国网、中华工商时报、新浪财经、网易财经、腾讯财经、凤凰网、湖北广电长江云、新浪微博等主流媒体展开直播,全平台观看人次突破410万。


本届年会特别设置了十场分论坛,嘉宾云集、规模之大为历届之最。十场分论坛主题涉及双循环加速产业整合、区块链、中小企业融资、民企重整、金融科技、家族财富管理、信用管理等领域,邀请了上市公司负责人,银行、券商、信托、投资机构代表等业内专家,就行业新形势、新机会进行多角度交流和观点碰撞,带来对行业的深层次思考。分论坛采取线上播出的方式,可在中国网、中华工商时报、新浪财经、网易财经年会专题页面线上观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线收看中国网“信用服务助力疫情下的复工复产”分论坛视频)



 “信用服务助力疫情下的复工复产”分论坛由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承办。此次圆桌论坛由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刘新海博士主持。

刘新海

论坛特别邀请了中银国际证券战略策划部副总经理洪浩、中国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助理陈鹏、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前韩国最大征信集团NICE控股海外业务部总监安光勇等几位年轻的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委会专家,从宏观经济、农村金融、全球供应链、个人征信以及国际观察等角度来分析,就信用服务如何助力疫情下的复工复产展开了深入交流。

洪浩

中银国际证券战略策划部副总经理洪浩博士主要从宏观层面对信用与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尽管有疫情的冲击,但并没有对创新、技术的进步产生毁灭性的打击,疫情阻止不了也改变不了我们未来的经济增长。洪浩博士对未来中国经济经济保持总体乐观,预计未来10年我国GDP平均增长5%以上。他表示,未来3-5年,中国并购市场也会开始火爆起来,尤其是商业并购重组领域会成为最能产生赢利机会的业务,而信用风险管理能在该领域起到重要的作用。面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洪浩博士认为只要持续保持开放政策,外加包容的心态,未来的发展会有更多机会。

陈鹏

中国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的总经理助理陈鹏博士则从信用服务助力农村金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详细介绍了邮储银行是如何通过包容性金融(与其他金融机构既竞争又合作的包容性关系等),以及数字化信用等技术帮助农村普惠金融的。他强调,这些举措不仅帮助政府实现社会稳定、稳就业、稳增长,以及货币政策的执行等,而且为更多受疫情冲击的广大农村普惠金融客户解决了融资贷款问题。

庞超然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博士对疫情下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和应对进行了探讨。他分析了面对疫情整个供应链的状况:从需求端和消费端;从国内供应链到全球供应链;从大企业到中小企业整个链条上对相关金融服务进行了详细解析。同时,庞超然博士与嘉宾探讨了供应链上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如何利用各自特点,克服疫情冲击,从而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庞超然提出,由于疫情对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需重新考虑对于疫情期间的信用风险定义、信用评级模型的设计等问题。

安光勇

前韩国最大征信集团NICE控股海外业务部总监安光勇则介绍了韩国的抗疫经验。面对疫情,韩国政府当时临着很多挑战,包括:人口密度非常高易于爆发集中感染,刚刚执政的文在寅政府缺乏执政经验且舆论压力也非常大等。而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共同面临缺钱的问题,号称最富裕的美国也不例外。针对“僧多米少”的困境,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精准投放到最需要的领域,就成了此次战疫的关键。安光勇表示,韩国政府基于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信息,对需要帮助的人群进行了精准细分和定位。以贫困人群为例,虽在资金方面受害额度不是很多,却受疫情冲击最大。该群体普遍无积蓄,且长期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无各种社会、商业保险等),成为首先要救济的对象。这一群体数量不多,总体人均救济成本相对较低,救助效果却立竿见影,能够大大改善政府形象并易于获得支持,从而导致良性循环的局面,能迅速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基于丰富的个人征信大数据,韩国政府在几个月内制定400多项政策以及控制疫情的方法和策略。其中也包括30多个心理治疗政策。”安光勇强调,这些政策除了达到治愈受害群体心理创伤的目的外,更重要地是起到了社会维稳的效应,预防并避免过激行为,也间接起到了舆情监控和分析的目的,从而在整个疫情中抓到主动权。

最后,刘新海博士做了发言总结。他强调,新冠疫情给全球消费经济带来巨大冲击,面临这些不确定时期,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设施征信系统在防风险抗疫情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征信系统的确在疫情后的经济发展以及企业复工复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面对很多挑战。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刘新海表示,从数据的归属、个人信息保护、助力小微企业这些基本问题到新的信用模型的重新思考,信用风险分析不能仅仅依赖经验注意,更需要用前瞻性的洞察来分析未来的潜在风险。

  

十场分论坛视频重磅呈现

中国网专题页面:
http://www.china.com.cn/zhibo/zhuanti/node_8019681.html


中华工商时报专题页面:
http://www.cbt.com.cn/zt/binggou2020/


新浪财经专题页面:
http://finance.sina.com.cn/zt_d/2020zgbgnh/


网易财经专题页面:
https://c.m.163.com/news/s/S1600051784876.html


年会精彩回顾


聚焦并购纾困!刘明康、杨伟民、杨凯生、霍学文、王景武、王巍、尉立东等齐聚第十七届中国并购年会 共议经济未来

乘风破浪 谁将折桂?第十三届并购专项奖颁奖盛典隆重举行

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联并购公会五大专业委员会正式揭牌

年会亮点回顾|北京市金融监管局与全联并购公会战略签约视频

刘明康:全球金融市场回顾及并购工作的展望

黄荣:用好用活“并购”利器 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

杨伟民:我国经济增速转正的结构分析

杨凯生:以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推进不良资产处置

徐林:“双循环”与股权投资

王巍:并购公会要做 “拆弹专家”和“方舱医院”

郑杨:“双循环”格局下并购市场的发展

年会回顾|圆桌论坛:王巍、杨凯生、霍学文、杨丰来、蔡咏、姚江涛共话民企纾困

【年会分论坛回顾】中国工商银行:双循环加速产业整合

【年会分论坛回顾】区块链产业里的并购重组机会和价值展望

2020定格精彩一刻!第十七届中国并购年会珍贵图片集锦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收看分论坛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