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主题论坛:科创时代下的基金发展之路|第五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

2019-11-11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16

2019年11月2日上午,由中国基金博物馆主办,中国并购公会、苏州市金融发展研究会协办,并在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指导,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支持下的2019第五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在苏州独墅湖世尊酒店召开,主题为“科创大时代下的金融发展大趋势”。



下午,以“科创时代下的基金发展之路”为主题的论坛在中国并购公会会长尉立东的主持下召开。原中银基金管理公司执行总裁陈儒中国并购公会副会长/招商证券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于明礼、中国并购公会常务理事/上海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其雍、中国并购公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十游、中国并购公会安徽分会会长/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咏和中国并购公会常务理事/利得集团总裁、CEO李兴春进行了主题讨论。以下为发言精选:


<主题论坛合影>


<中国并购公会会长尉立东>


陈儒:1995年,王巍先生在南方证券搞了一本基金的杂志,25年前那个时候说实在话,这个基金什么东西?我当时是在筹建深交所,这些都是大时代,我觉得我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就是赶上了大好时代,深圳又是一片热土,你只要想干,想把事情能干就行了。王巍跟我们一样,是一批热血青年,想为中国的基金业做点事情。1995年,当初那个基金是野蛮生长,后面说有整顿,我们老一批的从业者心里面既高兴也拔凉,因为前面的探索很困难。当初一问基金是什么,大家就会理解我们中国有基金,比如说宋庆龄基金会,希望基金,说你们是不是干这个的?我说我们不是,我们是投资基金,但是大家搞不懂投资基金。当时深圳是一个好地方,资本市场发展是比较快的,因为没有什么框框。当初党政机关干部是鼓励人家买卖股票,到了后来股票热了,中央下来一个文件,叫处以上领导干部不得买卖股票,在那种背景下当初的深圳市委主要领导责令交易所说你们研究研究外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是我们当年创办的第一家基金公司的简要背景。


回到1995年的故事,不仅仅是深圳,海南的、山东的淄博、上海也有几家教育基金,还有湖北省证券的陈浩武、南方证券的王巍等,这些人组织起来,大家的热情很高。当初的深圳市人民银行是监管机构,大家就给人民银行的行长做了一个汇报,他非常的高兴,说这是深圳创新的事情,所以非常支持。后来我就跟人民银行赵海宽先生——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一起去北京汇报,他很支持。我们发起了一个叫1995中国投资基金业国际研讨会,一个目的,想解决中国投资基金业问题。交易所的总经理,深圳证管办的主任,北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陆白武、李薄希,还有上海的陈曲伟等等都参加了这次大会。

陈儒


于明礼:上海发展到今天有主板,又有科创板,深圳还有创业板,还有新三板。其实我理解是4个市场,4个市场有一个平衡的发展,科创板开了之后,新三板的改革也已经推出和再完善,创业板有注册制了,主板也还这么运作,实际上是在加速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对于这种股权融资,这种并购基金,这种发展,其实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从整体上看,现在地产接近350万亿的市值,我们股票市场大概也就50-60万的市值。我们的GDP现在也就是不到100万亿的市值,按照大数来说,我们的资本市场跟整个GDP应该基本上相近,所以这是有空间的。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并购基金还有上市IPO这一块,股权整个的发展有一个重点是在去杠杆增加股权融资,这种趋势在未来5-10年会受到国家特别的重视和需要,也是经济转型实现从原来的数量型转向质量型飞跃必不可少的。


第二个,在这个当中涉及到哪些行业,随着时代不同不一样的。所以未来到2035年,这15年的过程,像5G物联网是重点,因为互联网20年的时代已经享受到了这些,可能未来这些顶替进口的一些行业,以及物联网与制造业结合这些行业,特别是生物医药能改变人的寿命的这些行业,都是未来非常有潜力值得并购基金大家共同去做的行业和方向。


第三点,从监管部门,从管理部门,其实是非常想市场化的,但是这个东西如果放的快了可能我们又有一些不适应,所以肯定是像那些发达国家一样,一步一步地开放或者是放松管制。这些现在是陆续地在进行,我们其实是有感受的,所以我简单说这三点。

于明礼


周其雍:“科创”两个字实在是闪闪发光—咱们身处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国家推出了科创板,今天这个盛会亦称之科创大会。科学改变生活、引领人类的发展当然没有任何悬念,在这里我想谈谈创新。


所谓创新,我认为其实不一定就是对传统的破坏或颠覆,不一定非要营造一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东西才叫创新。我对创新的理解是认识本质或者说回归本源:比如人类对自己的生命科学、对宇宙的了解都还在很初级的阶段,我们掌握的关于大自然的知识还非常少。所以一切的创新、创造都是为了认识自然的本质,回归自然的本源,这便是创新。甚至有的时候通过创新重新回归到一个传统的状态下,但实际上今天产生的传统已经是对昨天的创新。


讲到业务实践,我们也一直在探索模式上的创新。比如我们的投资全部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而且只做控股性投资。我们从最传统的线下医疗业态开始布局,当然我们看的都是上规模市场主体、有长期以来的技术积累,有比较可观的市场份额。我们通过对这些标的实施控股型投资并购,然后重新规划发展战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运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方法改善运营(这就是buyout fund干的事)。这样按照行业发展的逻辑,我们构建了一个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的全产业链的布局,尽管它仍是传统业态的产业链。但是我们通过集团化、集约化、集群化的运作以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我们开始发现人类生命科学健康领域更多的投资机会,很多相关的医疗、医药、技术、设备、器械等的各种创新型、高成长性项目都来了,就因为我们培育了足够有价值的产业土壤(其实就是先建好了基础设施,继而才得以有各种可持续的应用)。这就是并购基金运用其特质营造了一个所谓的新旧动能转换的机会,从传统走向创新,创新再来改善和提升传统。


综上,科技和创新在我看来就是用产融结合的方式实施社会生产力的要素重配和价值再造。一方面我们要深入研究、深度把握、深入理解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逻辑,另外一方面,我们在金融资本市场运用股性、债性资本工具营建一系列投入和退出的交易机会来产生利得。而无论是产业端还是资本端,所有的创新无非两个特质,一是专注,二是持续。创新是源于对传统的把握和改善提升,我们中国传统国学说的抱朴守拙,在我看来就是最大的创新。谢谢大家!

周其雍


陈十游:从投资的情况来看,现在科创板的这几个方向我觉得特别好,我们也都很重视下一代的这些科技技术,然后生物医药,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等都是我们重点布局的。我特别同意投资分不同的时间段来布局的观点,最早是90年代电力公司上市、传统的汽车公司上市,后来是消费、互联网,现在是更多2B的业务了,这个里面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找到落地的场景,尤其是这些人工智能的东西,你要有应用场景,否则很难,光纯技术是很难拿到投资者的钱的。


科创板的退出我觉得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泡沫,现在基本上首日涨幅都是在140%左右,到上市三个月以后涨幅也是翻了一番的,那等到要退的时候,是不是估值很难说,我估计可能会跌的,但是现在科创板的定价已经开始趋稳。2019年PE是36倍,2020年的PE大概是26倍的水平,也还算合理,因为成长性比较高。所以我觉得大家对科创板的估值还是小心一点,不要觉得未来100倍的PE所以大家投资特别贵,我觉得目前有点泡沫的就是生物医药,行业太贵了,退出方面大家要注意。


从并购基金的角度,有一个趋势是跟产业的公司做并购基金。我觉得这个是挺好的,跟产业结合在一起,但是决策前还是在基金管理人,不然很难投,你知道这个产业公司的发展方向跟他合作做基金,但是管理人要有发言权不然钱投不下去,看看前沿是什么,帮助产业升级转型退出的时候你可以独立上市,如果独立上市没有那么顺畅就卖给产业公司,这样的话基金可以更快的实现回报和退出,这个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陈十游


蔡咏:科创板到今天正好是一整年了,以“火箭”般的速度完成了相关制度的建设、企业筛选、上市审核、注册及募集资金等,从挂牌上市到前两天正好是三个月时间,股价基本上是平稳的,各项工作总体上是成功的。作为证券从业人员,我更关注“注册制”,究竟注册制在科创板下怎么进行改革?这一年来,做了一些重大的改革,但是市场还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个人认为,注册制还是有很多地方在下一步的实践中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比如说,注册制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制度,作为一家企业就是想到交易所进行公开融资,不管企业的情况怎么样,只要讲了真话,只要把企业真实的情况都描述出来就行了,实质上应该把对企业判断的权力、选择的权力交给市场。现在注册制要进一步推广,按照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已经宣布在深交所创业板上扩大试点注册制。创业板是一个很大的存量市场,已经搞了十年,在创业板上实施注册制,对做并购专业人士及相关的并购基金,都是一个大业务机会。


所以,个人觉得如果在创业板上实施注册制后,股票二级市场的活跃度及流动性都会进一步的加大。第二件事,就是即将推出的”新三板改革“方案,改革的一项思路是加强新三板”承上启下”的功能,这是改革的指导思想,什么意思呢?可能在新的改革方案中,解决了在多层资本市场建设探索了许多年但都没有解决的一个障碍,就是”转板”问题,有可能做到“向上”为交易所主板、创业板、科创板输送好的上市企业;“向下”则可以把全国各省区三十多个“四板市场”,即每个省的股权交易中心里面好企业转送到新三板来。这样的话,也就给了在科创时代下做股权、并购投资基金的机构和专业人士提供了非常好的投资及退出机会。

蔡咏


李兴春:第一个我讲真正的科创时代才刚刚开始,从中央到地方,大家都在开始提科创,但是实际上这个真正的科创时代才刚刚开始。科创大时代的开启是我们这一代人幸运。


第二点,利得之前的投资已有数家顺利登陆科创板,这与利得对投资赛道的坚持有关,也与利得的人才观有关。我很同意国元证券蔡总对于投资最关键的就是团队,就是人的观点。去年,我在集团内部召开管理会议的时候,就和投资经理强调,接下来要多招技术型的投资经理。以往的投资经理大多是MBA、金融专业的占主导,但科创时代来了,投资的专业性比工业时代要求更高了。想要为投资者负责任的获取相对确定性收益,就必须比其他人更了解科技趋势,了解行业发展,了解技术前沿状况,了解技术壁垒高度等等,要真正对技术有深入的研究。前些年,拿高薪的往往是学金融的,学管理的,我相信,国家接下来会从整个教育导向上也会发生一些转化,回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崇尚科学、科技的状态。而对于投资管理而言,未来的优秀投资经理也应该是从专业的、技术型的人才中培养产生。去年我们董事会的时候就提出来说,我要招一个首席科学家,资本投资转向技术投资是科创时代的必然趋势。在科创大时代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确实需要有更多的科学家加盟投资队伍。这是这个时代关于投资,一个巨大的变化和挑战。


最后我想讲一点,科创时代的来临,要更敬畏市场,这个市场一方面是机会加大了,科创的时代机会加大了,但是同时也风险加大了。以前的投资,或许可以不用看那么深那么远,比如,我们判断标的大概率可以成功上市,那基本上对应的投资回报也不会差。但是注册制之后,定价更多的体现了市场的意志,可能你投的公司是完成上市了,但你的投资却不一定有正回报,甚至有可能是亏损的。这就让投资回归了价值的本质,而远离了投机。价格上下波动,价值回归和分化,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是把选择权交还给市场进行博弈的结果。因此,对于未来的投资,更要怀揣敬畏之心,更要敬畏市场,敬畏法制,敬畏专业,敬畏投资者。

李兴春




全联并购公会(中国并购公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批复成立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设立于2004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业务主管部门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中国并购公会现拥有300余家机构会员和5000多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并购交易师培训与认证中心等13个专业委员会,在大陆地区、香港,以及日本、美国等18个省市、地区和国家建有分会(工作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4月,并购公会荣获“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2018年度优秀商会”称号。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