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汽车产业正在从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产业整合内在的驱动力越来越强烈。智能制造将对产业整合产生怎样的影响?汽车产业整合中又有哪些新的机遇?

12月8日,2019第十六届中国并购年会在北京举行,其中的中国产业整合分论坛以“智能制造趋势下的汽车产业整合”为主题,聚焦智能制造下的汽车产业整合。上市公司负责人、汽车行业高管、专家学者、银行、券商、投资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就如何运用智能制造和5G等新技术,发挥产业资本力量进行多角度交流和观点碰撞。

程斌宏
论坛上,中国并购公会常务副会长、国元证券董事长蔡咏到场致辞,北京汽车集团财务部部长萧枭作主题演讲。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权忠光、北斗海松资本主管合伙人仇锐、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投行部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罗荣晋、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杨磊、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杜硕,围绕汽车产业整合等话题展开圆桌讨论。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程斌宏主持。
蔡咏
国元证券董事长蔡咏在致辞中表示,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具有产业规模大、价值链条长、关联领域多、拉动效应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在行业动能转换、“新旧”更替的历史时期,汽车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同时也孕育着结构调整的变革与转型升级的机遇。他强调,当下,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汽车工业的融合发展,正驱动汽车产业进行着深度变革。《中国制造2025》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而智能制造首先是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在汽车行业实现智能化制造模式,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生产的一致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与产品质量。
他认为,对于传统整车企业面临两大挑战,第一大挑战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挑战的核心在于电动化结合半自动化驾驶和半智能网联。第二大挑战是更高级别自动驾驶为核心的,与出行相结合的挑战,代表的公司是谷歌、优步、滴滴等。
蔡咏说,谈汽车产业整合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市场倒逼汽车行业重组优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二是需要大力推动强强联合,鼓励组建大型汽车产业集团;三是汽车产业供应链需要通过并购整合来应对新技术的挑战;四是引导车企通过整合,提升在全球汽车产业创新中的地位。
在汽车制造行业当中,智能制造的关注点在由技术产品向用户价值演进,车企不断推动满足用户需求的智能化产品,如何以用户为中心、以智能生产为主线的产业模式,对车企成本管理的加强、渠道管理的精细化、产品研发的聚焦,以及资本的运作等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蔡咏认为,面对中国汽车市场未来机遇与当下挑战,汽车产业链的企业应审慎布局、权衡资源投入,对行业前瞻性趋势的战略洞察,可帮助企业抢先布局关键资源,对既有的业务优化夯实,可以帮助车企在市场逆境下稳步前进。
北京汽车集团财务部部长萧枭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和趋势、北汽新能源发展的产业实践作了分享。他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从大型城市汽车尾气的排放对PM2.5的贡献率来看就很明显,它的贡献率比较高;中国对石油的依存度也在急剧上升,从2014年不到60%,到现在接近70%,所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刻不容缓的。在萧枭看来,车企和消费者的合力也在助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化方向发展。一方面,车企纷纷发布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另一方面,新生代的消费者也在积极地拥抱新能源汽车。另外,技术的突破也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智能汽车的“四化”,包括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而在制造方面,数字科技以及人工智能即将颠覆传统的制造模式,包括云计算、大数据、自动机器人、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等方面,使我们制造的智能化在大幅度提升。据他介绍,中国新能源企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地提升。前十位在总量上的占比从2014年的60%提升到了现在的80%,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十大厂商中中国占五席,占全球的份额也达到了31.7%。主流车企在迅速布局,制定并发布未来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战略举措。另外,整车续航里程提升明显,百公里电耗下降显著,充电桩的保有量也快速提升,过去充电难的问题已经得到显著改善。萧枭说,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实践中,在研发、技术创新和构建开放的研发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们致力于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车创新的策源地”,他表示,北汽集团目前牵头组建了国家级的新能源汽车国家创新中心,要设立一个中心(集成创新中心),构筑两个高地(引领全球新能源研发、制造、服务的技术标准模式的输出高地,新能源汽车高端创新的人才聚集高地),打造三个平台(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平台、高端人才培养与交流的平台、金融创投的平台)。萧枭强调,北汽集团在研发技术创新、试制实验资源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合作创新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可以说,北汽的产品正在一步一步走向高端,从传统燃油车真正走向新能源汽车,我们将为客户提供品质更高、性能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汽车产业的寒冬也意味着并购高潮的到来,打开了窗口期。在权忠光看来,从这两年汽车产业整合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整合首当其冲,也是重组并购领域是最活跃的。他认为,汽车产业并购估值过程中要关注并购类型,汽车产业是全产业链的并购,更多的是纵向并购模式,更关注交易成本降低,给并购以后的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还有一种是混合并购,既有纵向、又有横向的,就要两者权衡。“要关注并购过程当中的交易价值。”权忠光说,在并购时点上,既有市场价值、也有投资价值,往往投资价值大于等于市场价值时,并购是容易实现的。他强调,还要关注并购以后的整合价值,这对并购的最终成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他提醒大家要关注并购陷阱,因为在并购过程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在并购以后发生,这就需要在尽职调查中进行充分的披露。权忠光强调,并购的价值越高产生的商誉越大,尤其是经济景气度下降的时候,要关注商誉的减值对并购以后价值的影响,考虑怎样合理分摊。这些要素都是在并购当中要考虑的因素,也决定了价值的大小。仇锐分享了如何帮助国内企业在现有政策背景和市场环境下实现产业整合。他说,我们在外延的发展中,重要的方向之一就是汽车电子或者汽车智能网联,尤其是下一步结合5G实时高精度的位置服务,这对于整个汽车智能座舱、ADAS辅助驾驶、IVI、V2X是最直接的场景,也是北斗资本在这几年协助上市公司做的事情。他强调,“一方面,在国内帮助上市公司完成产业链布局;另一方面是北斗的国际化,尤其到2020年实现全球组网,这给北斗国际化提供了未来大发展的机遇。”仇锐说,“在汽车领域,我们在德国收购了两家公司,一家是做汽车电子工程,主要是给宝马、大众做整车软件的开发测试服务企业;另一家是做汽车传感器、核工业传感器的公司。”他表示,从这几年经验来看,过去更多的是看一些大规模的企业,现在关注更多的是有好的技术和成熟的生产制造的经验能力,又有比较好的品牌和客户的中小规模企业。“未来我们要继续探索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上规模、建品牌,这也是很长期的道路。”汽车行业整合如何拥抱智能制造?对此,杨磊分享了他在汽车产业角度看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七年前,从产业整合发展的角度,中国汽车行业是在通过资本市场整合并购的手段,追赶全球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获得更好的技术以及生产能力。最近三年有一些变化,现在是集中在5G技术下汽车的通信系统、车载模块的设计、软件和硬件结合的交易机会。”杨磊强调,从获得生产端变成了汽车下一代未来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获得。另外还集中关注汽车以碳纤维和复合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包括以氢储能为基础的储存技术。中国的汽车产业经过过去十年的快速成长,现在有机会在新能源项目中,与全球最好的竞争对手处在一个水平线上进行竞争。对此,杨磊认为,汽车产业可能会有一次重塑,这是基于新的通信技术所产生的一系列应用的软硬件投资机会,“在未来5—10年我们认为都是很好的布局机会”。杜硕则从汽车零部件产业整合趋势上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一是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传统零部件行业企业为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升级,并购需求强烈。二是要做横向整合,通过提高市场集中度,发挥规模效应,实现从研发、采购、生产到客户的渠道集中度的优势。三是跨界整合,这里不一定是以并购的方式,例如华为、谷歌等科技巨头纷纷进入到汽车领域,通过与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金融资本的合资合作,搭建生态圈,形成整合效应。罗荣晋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这两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市场中的焦点,一些地产公司也进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罗荣晋分析,从前景来看,电动化和新能源化是未来汽车产业的方向,但是就现阶段而言,整车市场还是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和压力。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出现了下滑,日前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25%,对比目前整个形势来看,还是有很大的难度。他表示,从前十个月销量结构中看,银保监会提供的上险量数据显示,乘用车85万辆,上险率71万辆,实际卖给私人用户的有37万辆,52%的新能源乘用车是卖给了私人用户、48%是卖了一些企业用户,新能源车多数还是在低端市场发力,私人用户中有将近70%左右的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限购限行城市。“所以说在7月,特别是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的月度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而从前景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要关注整车市场,细分产业链的机会更加值得去关注。”罗荣晋强调。
全联并购公会(中国并购公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批复成立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设立于2004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业务主管部门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中国并购公会现拥有300余家机构会员和5000多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并购交易师等16个专业委员会,在大陆地区、香港,以及日本、美国等18个省市、地区和国家建有分会(工作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4月,并购公会荣获“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2018年度优秀商会”称号。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