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并购赋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2019第十六届中国并购年会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举办。作为本届年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由中国并购公会主办、中航信托协办的“用家族信托赋能企业”论坛,聚焦家族企业的接班和传承话题,就如何助力中国民营企业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和基业常青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并购公会常务理事、中航信托副总经理范华发表了题为《企业和企业家的财资管理》的精彩主旨演讲,中瑞岳华税务师事务所合伙人赵岩从家族信托的税法地位角度进行了专业分享。中国并购公会常务理事、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创始人/副总裁李文主持。

论坛沙龙环节,由中航信托财富管理总部负责人孟昊桀主持,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创始人/副总裁李文,深圳中顺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CEO李峰,博将资本创始合伙人、CEO罗阗四位嘉宾围绕“家族信托与资本运作”的话题开展对话。
范华
范华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个人财富增长的数量世界第二,增长的速度世界第一。改革开放40年,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如何用财富管理工具赋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范华用“道、法、术、路”概括。在家族企业的财资管理上,因为有着法和理的交融,会变得更加复杂。对此,范华表示,财富管理和家族治理以及企业治理是二元治理下的三级互动。“道”,即财富管理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法”,就是目标系统下的财富管理,就是要实现安全财富、和谐财富、增值财富、久远财富。“术”,强调要协同运用各种投行工具和理财工具,其中家族信托是财富管理的基石工具。“路”,就是用投行思维,用账户连接,用数字化赋能,通过“账户+投行+ 数字+互链+”,赋能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范华介绍,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各种资源的整合,财资管理是整个财务管理的核心。对家族企业有两个治理,分别是企业治理和家族治理。家族治理一方面基于精神文化,另一方面,基于股权以及金融资本,分成家族治理和家族财富管理。“我们会发现财富管理和家族治理以及企业治理是三级互动,并且家族财富管理通过股权结构,以及金融资产和人力资本,对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一个“道”,财富管理是什么?范华强调,财富管理不是简单地买个产品,是目标下的一个系统财富管理。企业财资管理或者个人财富管理是包括财富创造、保护、传承及再造的闭环。在这个闭环中包含了保障、理财、投行、传承等需求,需要综合运用保险、理财、融资、慈善、教育、信托等工具。为什么说信托是财富管理的基石?范华表示,信托通过四大法律机制(权利与利益分离、信托目的自由性、信托财产独立性、信托连续性)保驾护航,由此使得家族信托成为唯一的既能系统防范家族财产暴露于各种风险之下,又能按自己的意愿对家族财产进行灵活安排和管理的金融工具和法律工具。“有很多民营企业‘家企不分’的情况,为了保证家庭生活不受企业经营遇到的宏观及微观的变化影响,可以做家族信托隔离,保证家庭的美好生活。”作为金融机构,通过哪些方式来赋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呢?可以用“账户+、投行+、数字+、互链+”来实现,对此范华强调以下几点:一是围绕账户生命力进行更多的创造将是信托发展的趋势;二是需要运用投行思维做好其家族经营性资产的服务,助力家族长久发展;三是数字+沿资产配置的价值链,借助科技力量从而深度改造各个环节;四是以客户为中心构建服务生态圈,因为任何一类服务机构均无法独自满足家族客户的全部需求。“我们要向下扎根,向上做金融整合服务商,通过法律+金融工具箱赋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赵岩赵岩就家族财富管理税法进行了分享演讲。他认为,信托和税收征管环境是有直接关系的。信托在国外有两个比较成熟的征收理论,一是信托的导管理论,把信托当成一个利益输送的工具,委托人设立信托,目的是为了把信托的利益给受益人,受托人只是帮他代管,当信托利益给受益人的时候,受益人去交税,税务机关去找受益人征税,跟信托公司没有关系。二是实体理论,把信托和信托财产本身看成一个独立的实体,信托公司是管理这个实体,当这个实体在经营过程中,因为信托公司要理财,发生一些投资收益,累计在信托里面,就是产生了纳税所得额,把信托当成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是有法律人格的,既与信托公司无关,与受益人无关。赵岩表示,在这个逻辑下,税征在信托,信托公司作为扣缴义务人,去代缴代扣,扣完之后,分配给受益人的时候,已经是税后了,受益人不用再交二次税。目前,我国税法里面对信托的规定较少。对于家族信托来讲,设立信托的时候,发生最大的税法问题是什么?赵岩认为,主要在交付环节。设立家族信托就要把信托财产从委托人手里转到信托公司,信托公司用自己的名义来经营和管理,牵扯到资产过户的问题。赵岩强调,我们对家族信托是有定义的,本身目的不是为了转让,而是为了家族财富的管理。但税法上缺乏定位,导致了四个问题:第一,是不是需要纳税?第二,谁来交税?第三,怎么交税?第四,什么时候交税?税法上目前还是空白。赵岩建议,能否在法律框架上给税务机关有一个规定和方向,让他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更好地为家族信托未来的设立和运营减轻一些税法上不必要的障碍。如何赋能家族信托和家族财富管理?“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应该是多维度、立体、多方位的服务。”李文谈到,耶鲁大学的教授发明了三权理论,解决或者深度剖析了家族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一是企业治理,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新的时代有新的内涵。第二是家族资本,包括家族传承,也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话题。第三是财富管理和财产保护,怎样让民营企业不仅仅产业成功、家族成功,而且财富恒久,代代传承。“从这三个角度,反映了如何为民营企业建立一种生态的文化。从家族财富管理角度,也是在整合各种资源,这也是一种趋势和需求。”李文强调,包括税务、律师、投行、基金、私人银行等机构共同为企业做服务,这样就建立一个生态的文化。那么,怎样打造生态文化?李文认为,首先就是解决法律上的问题,有了这个根基,生态文化的打造才能稳固。罗阗坦言,很多企业在创业初期表现优秀,但上市后突然之间陷入奇怪的圈子里去,因为很多企业家并没有长远考虑他的风险。“如果因为企业家的问题而产生企业的问题,是否信托公司可以做一个资产隔离,发生这样情况的时候,能否有一个服务团队,去进行公司治理后续的服务。”罗阗呼吁各方共同去创造平台,维护生态,一起来做好企业服务。李峰
对于家族财富管理的科技赋能,李峰认为,家族信托或者家庭信托,有三个共性:第一,从受托人的角度,服务的时间是长期性的。第二,是个性化。第三,是多样化。这将带来的变化是什么?他强调,“是数字化的必然,系统化的必然,让你更便利地去管理和服务于家族成员和企业家们”。李峰分析,在并购过程中,一个企业家因为社会责任,他的孩子不愿意去继承的时候怎么办?“一定有一个处理方式,就是你与管理团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管理团队与家族是什么样的关系?家族的成员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又涉及到管理权、收益权,以及整个过程中股东权利,这三者之间怎么做分配?”李峰建议,分配过程一定是一个数字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系统化、要方便我们家族成员。系统化的完成有助于长期服务家族在产业上的传承,包括并购上的便利性,而信托机构作为中立方来做好这个工作。孟昊桀作为圆桌主持总结表示,家族财富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每个市场参与主体都需达成“生态实现共赢”的共识,家族财富管理不只是一项业务更是一份责任,“企业家用他的一生去守护家庭,而我们要用更多的责任帮助其实现家业传承的根深源浚”。
全联并购公会(中国并购公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批复成立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设立于2004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业务主管部门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中国并购公会现拥有300余家机构会员和5000多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并购交易师等16个专业委员会,在大陆地区、香港,以及日本、美国等18个省市、地区和国家建有分会(工作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4月,并购公会荣获“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2018年度优秀商会”称号。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