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并购公会抗击疫情简报(第18期)

2020-03-18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18


2020第18期

01

疫情要闻

【国常会: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加大支持,壮大数字经济新业态】
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有效补短板惠民生。要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等加大支持,壮大数字经济新业态,依托工业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加快上线上云,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业,支持发展共享用工平台。(证券时报)
 
【央行:进一步部署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复工复产工作】
3月17日,人民银行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复工复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会议指出,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出台以来,人民银行总行和各分支机构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有效推动了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落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优惠利率贷款,引导资金投向复工复产领域,实现了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截至3月15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共1114亿元,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进一步管好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重点支持现阶段亟需解决、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难点”和“痛点”,主要包括,支持抗击疫情冲击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支持生猪等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磷肥生产等春耕备耕关键领域,支持国际供应链产品生产等外贸领域,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也要做好金融支持工作。各分支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发放依法合规,防止“跑冒滴漏”。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商业性贷款等市场化融资方式与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的有机结合。(中国网)
 
【银保监会力挺!我国金融市场有稳中向上的基础,估值较低】
3月17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表示,近期境外疫情的扩散,引发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近期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主要受境外金融市场影响,长期来看,我国金融市场比较健全,有稳中向上的基础。第一,我国有疫情防控的先发优势。第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第三,我国金融市场有估值优势,股票市场市盈率整体比较低。第四,政策空间比较大,工具箱比较丰富。因此,对我国金融市场充满信心。(证券时报)
 
【143个国家和地区疫情蔓延,外防输入成重中之重】
3月16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外防输入已经成为目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现在截至到北京时间3月15日17时,已经有143个国家和地区疫情是有蔓延,鉴于这种情况,专家提示,目前不建议出境旅游。(人民日报)
 
【上海市加大复工复产力度:取消备案,可以直接复工】
近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调整上海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备案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除需要备案确认行业和等待国家相关部门通知再复工的经营活动外,上海工商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复市取消备案,可以直接复工。据了解,目前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9.5%,与市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购物中心和物流行业复工率达到100%,超市卖场复工率99.1%。(央视网)
 

【美联储再出击、美国政府酝酿经济政策, 美股强劲反弹】

由于白宫可能向美国经济注入1万亿美元以缓解冠状病毒冲击的计划提振了华尔街,美股周二大幅上涨,从30多年来最糟糕的一天开始反弹。道指收盘上涨1048.79点,至21237.31点,涨幅5.2%,该指数自2017年2月以来首次短暂跌破20000点,随后出现反弹。标普500上涨6%,至2529.19点,纳指上涨6.2%,收于7334.78点。
美联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和信贷支持,纽约联储宣布本周将每天通过隔夜回购操作向市场提供一万亿美元资金,其中在交易时段上午和下午分别提供5000亿美元。为缓解融资市场压力,美联储宣布推出商业票据融资机制,以支持信贷流向需要帮助家庭和企业,该机制有望提高企业在疫情期间维持就业和投资的能力。
此外,美国财长姆努钦还将在美东时间周二晚些时候公布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刺激计划的具体细节,其中包括5000-5500亿美元将用于直接向民众派现或减税,2000-3000亿美元将用于小企业援助,500-1000亿美元将用于航空和行业救济。(第一财经资讯)

 

(秘书处张菁搜集整理编辑)

02

并购公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并购公会湖北工作委员会正式筹备

2020年3月18日,全联并购公会湖北工作委员会筹备启动仪式在线隆重举行。经全联并购公会常务会长办公会决定,同意由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牵头设立并购公会湖北工作委员会(分会),并负责分会筹备工作。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樊友山同志专门发来贺词。筹备中的湖北工作委员会将是并购公会第19个工作委员会,它的筹备成立将为湖北提升金融服务实力、促进并购市场发展发挥积极而重要作用,将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好地开展复工复产和疫后重建、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武汉金融博物馆线上开馆
2020年3月18日,武汉金融博物馆正式上线开馆,以云展厅的形式向公众开放,为未来的实体博物馆预热。这是中国金融博物馆首次以线上开馆的方式,创建的第十二个公益金融博物馆,希望能够以此为成功抗疫的武汉与湖北金融圈助威加油。
首期的线上博物馆由“武汉地图历史沿革”, “中国货币史”、“中国金融简史”、“中国金融历史人物”、“金融的力量”、“湖北商业金融简史”、“漕运与金融”等展厅组成。访客也可以同时看到中国金融博物馆麾下其他11家不同主题博物馆的基本框架。“我来当馆长”板块特别邀请各界人士担当一天的馆长,参与充实和创新线上内容。

03

行业观点

(一)高善文:新冠疫情下的全球金融动荡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现在来看,疫情在中国控制得最好,目前中国的疫情基本上已经进入打扫战场的阶段。武汉以外的新增病例基本上源于境外输入。考虑到疫情的全球蔓延,以中国的数据来借鉴,二季度欧美经济很可能面临比较深的负增长,幅度可能接近甚至超过金融海啸时期的水平。
1、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的观察
第一,在过去两三个星期的时间里,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下滑速度和幅度历史罕见,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海啸时的情况。这表明市场有极大的长期性的担忧,我们想知道这个担忧是什么。
  第二,在过去三个星期大部分时间里,各类资产市场表现总体上是正常的。面对疫情的发酵,市场陷入恐慌,避险资产在涨,风险资产在跌。但是3月9日这一周,市场波动异常大,同时出现了非常罕见的避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一同下跌的局面。伴随股票下跌,黄金、美债等也出现大幅下跌,同时美元剧烈上升。这显示在交易层面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短缺。
  第三,石油价格的崩塌,这个崩塌大家讨论比较多,但值得继续深入分析。
  对第一个观察,美债收益率为什么会有如此深的下跌,我的猜测是,市场认为美国经济将经历短期之内的严重衰退,随后将出现长时间的经济停滞,这迫使联储长期维持零利率。简单地说,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在日本化,在向日本和欧洲看齐。
  对第三个观察,石油市场的问题。过去十年,石油市场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是美国页岩油行业的崛起和随后的发展,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生产国,这意味着石油市场的传统格局基本上被颠覆。美国页岩油的生产分散化,每一个油井生产成本不一样,厂商进入和退出市场很快,技术进步也很快。
  2014年那一轮全球经济下滑的时候,沙特正确认识到了页岩油崛起所带来的危险,也决心通过低油价来挤出美国的页岩油行业。站在沙特角度来讲,这种策略无疑是正确的,但当时没有坚决地执行下去,以至于美国页岩油进一步做大,俄罗斯也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一个问题是,无论沙特和俄罗斯当时都对这么低的油价没有做好准备,以至于自身财政出现了很大压力,最后被迫放弃;另外一个问题是美国页岩油技术进步很快,短暂调整后重新获得了竞争力。
  这一次毫无疑问面对的是同样的局面,这次跟当时的区别在于,美国页岩油行业比当时要显著更大,技术更加成熟,同时俄罗斯和沙特都为低油价做了更好的准备。沙特的石油生产成本可能不到10美元,俄罗斯的生产成本据信在30美元以下,美国页岩油的成本很可能高于俄罗斯。
  这意味着,尽管存在短期媾和的可能性,但石油价格战更可能演化为一场持久战。尽管对中国和其他原油进口国而言,这是意外之喜,但对美国经济的景气和美国金融市场,无疑形成了冲击。
  此前人们普遍认为美国高收益债市场存在泡沫,页岩油企业又是重要的债券发行人。在石油价格战和疫情的冲击下,这个泡沫可能正在破灭,市场的发行甚至一度冻结,其对经济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此外,面对经济衰退的风险,美国上市公司大量举债来回购股票的趋势是否将终结和逆转?被动的指数化投资和算法交易等是否已演绎到极致?
  需要考虑的可能性是:美国的长期牛市是否已经结束?美元的升值趋势是否正在终结?
  我们再来看全球市场的情况。从过去100年,包括西班牙流感在内的传染病的历史资料来看,这次的疫情最终会消失,很可能是在几个季度以后,届时经济活动将恢复正常。历史上的传染病都没有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持续影响。以欧洲为例,迄今为止,欧股大概跌了超过30%。如果疫情暴发之前的欧股水平是合理的话,那么几个季度以后,随着疫情的消失,市场应该回到原有水平,这意味着欧股在现在位置上涨50%。即便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考虑到无风险利率接近0,我们认为50%的涨幅应该足以补偿这些机会成本和不确定性。如果疫情只是一个一次性的冲击,为什么市场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跌幅?它到底是一个从天而降的机会还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尽管疫情的冲击是一次性的和短期的,但由此带来的经济衰退会影响企业的信心和预期,进而促使企业缩减投资,从而对经济造成次生性伤害。更重要的是,面对这样的局面,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几乎没有政策空间。欧洲、日本已经长期负利率,美国的利率下调空间也十分有限。
  在此背景下,疫情冲击结束后,经济就可能由严重衰退逐步转入长期停滞,伴随着债务-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这也许是市场的长期担忧的重点。
2、政策观察。紧接的问题是政策干预的重心是什么?政策干预的重心毫无疑问是在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面对经济活动骤停,必须保证企业和居民的现金流能够正常维持。现金流正常维持对两个领域异常重要:一个是高杠杆的企业和个人;另一个是低收入群体和小企业。
  第二个层面,是前述的次生伤害,例如美国原油行业被出清、美国高收益率债市场泡沫破裂、企业的投资受到了普遍和广泛的打击等。
  为了避免债务-通货紧缩的循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必要的财政扩张看起来都是不可避免的。但现在货币政策已经是0利率,财政杠杆也不低,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如何进一步应对,市场似乎比较迷惑,并开始关注MMT理论的讨论。
  这些分析逻辑,一般性地适用于中国,但对中国来讲,我们的新冠疫情得到快速控制,经济活动已经开始恢复,此外中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仍然有调整空间,至少相对欧美日来说有比较大的调整空间。这使得我们处在相对有利的位置。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海外疫情快速蔓延,全球耐用品消费、投资下降,将使得中国出口部门面临很大的压力,而出口部门压力会通过一系列传导链条扩散到整个经济活动中去。国内经济恢复较慢,外需在短期之内可能会有很大的走弱压力,在长期之内也会面临着向下的不确定性,政策应对的复杂性和挑战不能小视。
  最后,在欧美日竞相放松货币的条件下,在未来经济逐步正常化以后,大量的流动性会流向哪里?
  环顾全球,作为一个大国,我们仍然能够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十年期国债名义利率维持在2.5%以上,远高于海外水平。在这样的条件下,伴随着金融开放,是否会出现外资持续流入、人民币趋势性升值、股票市场估值抬升的局面?这是否有助于加速实体经济领域的出清和调整?政策应该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这无疑值得我们持续观察和深入思考。

(秘书处赵一阳、纪昀彤搜集整理)

04

政策梳理

 福建省政策汇编 


(秘书处纪昀彤汇总,胡颖制表)




(并购公会秘书处根据公开信息及理事会员单位提供资料整理,秘书处胡颖制表)






全联并购公会(中国并购公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批复成立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设立于2004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业务主管部门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中国并购公会现拥有300余家机构会员和5000多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并购交易师等16个专业委员会,在大陆地区、香港,以及日本、美国等18个省市、地区和国家建有分会(工作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