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公会
领导题词
1483-----/news/56724
公会简介
1483-----/news/56725
组织架构
1483-----/news/56828
成员区域分布
1483-----/news/56829
业界奉献
1483-----/news/56830
申请入会
1483-----/news/63609
领导之窗
公会创会领导
1484-----/memberList/56,14,41/1
公会领导
1484-----/memberList/9,54,81/1
公会副会长
1484-----/memberList/7,82/1
公会历任轮值主席
1484-----/news/58318
监事会
1484-----/memberList/11,10/1
秘书处
1484-----/memberList/84,21,23/1
成员简介
永久理事
1504-----/news/58319
常务理事
1504-----/memberList/18/1
理事
1504-----/memberList/6,83/1
团体会员
1504-----/news/63828
理事企讯
1504-----/newsList/9242/10104/1
云上党建
公会党委
1526-----/news/56893
党建新闻
1526-----/newsList/9256/10106/1
公会动态
公会新闻
1485-----/newsList/9242/9243/1
领导动态
1485-----/newsList/9242/10100/1
通知公告
1485-----/newsList/9242/10101/1
公会月报
1485-----/newsList/9242/10103/1
历年年会
1485-----/newsList/10209/1
专家观点
0-----/newsList/9248/1
信息公开
社团证书
1488-----/news/56726
章程
1488-----/news/56994
会费标准
1488-----/news/56727
行业自律公约公示
1488-----/news/57007
年度工作报告
1488-----/news/57083
财务工作报告
1488-----/news/57020
自律公约
1488-----/news/57084
活动预告
1488-----/newsList/9255/10187/1
两会提案
1488-----/newsList/9255/10188/1
分支机构
0-----/news/63545
行业动态
全联要闻
1508-----/newsList/9254/10107/1
行业新闻
1508-----/newsList/9254/10108/1
并购新闻
1508-----/newsList/9254/10109/1
行业动态
全联要闻
行业新闻
并购新闻
扫码关注
云移动端
公众号
联系商会
主办:全联并购公会
电话:010-6517 1198
E-mail:cmaa@mergers-china.com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四大看点值得关注
2020-12-11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44
按照惯例,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12月召开,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
2021年不仅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因此,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会聚焦当下的热点经济问题,更将致力于推动长远的历史性变革。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学者,梳理了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的四大看点——助企纾困政策如何退出、促消费扩内需如何加码、财政货币政策如何配合、重点领域改革将有哪些突破。
与此同时,在明年中国经济大概率强势复苏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周期反弹的机遇打开结构改革的空间,从根本上畅通国民经济的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加速数字经济的成长,料将成为本次会议值得期待的新内容。
助企纾困政策如何退出
2020年各类超常规的疫情救助与经济纾困政策必将在2021年陆续退出,也就是说,经济反弹的政策支撑力逐步减少。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基于中国经济领先全球的修复进程,还是保持经济政策正常化的治理理念,2021年疫情救助与经济纾困政策的有序退出都是大势所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全球经济金融仍存在众多隐患,疫情退潮的节奏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也认为,如何选择政策退出的时点、退出的步幅、退出的路径以及退出工具的组合,将是2021年宏观经济政策决策的核心,并成为影响经济复苏走势的主要因素之一。
平稳和有序成为助企纾困政策的关键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为支持和配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加快形成,为经济恢复和内需扩大而采取必要的扩张性政策不应过快退出,应相机抉择,维持信贷的平稳增长,避免出现信用过度、过快收缩导致的“踩踏”事件。
程实也认为,从节奏来看,应小步稳行,相机而动。从工具来看,“总量”止步,“结构”延续。2021年,总量性政策工具的力度将大概率停止加码,并有序调降。但是,结构性工具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弱势群体和新兴产业的支持性工具,料将长期延续或进一步迭代升级。这将与“双循环”新格局下的结构性改革形成合力,从短期的扶危救困转向提升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质量。
促消费扩内需如何加码
今年以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态势良好,但“三驾马车”的恢复并不均衡。疫情抑制了消费倾向和消费预期,相对于投资和进出口的恢复速度,消费恢复明显滞后。
业内分析,明年及“十四五”期间促消费政策将继续加码。通过制度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等措施,积极释放居民消费市场潜力,增强消费需求和动能,使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今年受疫情冲击,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导致居民的消费倾向明显下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第十八届“中国改革论坛”上表示,这次疫情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中低收入群体的冲击更大。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宋晓梧认为,收入差距过大是制约总需求的重要原因。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稳定居民预期,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消费能力的空间。
程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主线,2021年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将从根本上夯实中国居民的消费潜力。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配合土地改革和户籍改革的稳步展开,将削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释放更广大居民的发展型消费需求。由此,消费升级重心向低线城镇下沉,有望打开更多高性价比国产品牌的增长空间。
王一鸣则认为,扩大消费要把稳定就业放在优先地位。稳定就业、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消费才有更大的空间。稳就业除了稳定现有的就业岗位以外,未来一个重点是发展新就业形态,因为新就业形态对就业的贡献份额是提升的。要加快恢复餐饮、住宿、旅游、培训等服务业,推动生活服务业的线上线下融合,来促进消费的回升。
财政货币政策如何配合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优势明显,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各方面也将继续推动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的下行。这需要央行在保持货币政策以稳为主的基础上,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等主体进行定向的结构性货币政策。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表示,货币政策的总体思路是要坚持“三个不动摇”:一是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动摇;二是要坚持精准滴灌性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不动摇;三是要坚持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动摇。“未来不会出台大的货币和金融政策,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钱溢出来。”他说。
颜色特别强调,明年要对宏观杠杆率重点加以关注。明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或高于潜在增长水平,可能出现经济过热的状况,导致宏观杠杆率过快上涨,应在合适的时间点,通过推进债转股化解杠杆率。
财政政策方面,多位专家分析,2021年财政政策不会延续今年的应急、非常态策略,将回归正常化。财政政策积极取向依然保持不变,但力度较今年会有所降低:不会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在继续实施好现有的减税降费政策下,不会出台新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新政;财政赤字率从今年的3.6%以上降至3%左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也会低于今年的3.75万亿元,可能在3万亿元左右。
程实分析,2021年,随着经济循环的修复,货币政策有望率先回归常态,而积极财政有望“减额增效”,保持托底力度。由此叠加改革开放的深度拓展,总体政策逻辑将完成从逆周期向跨周期的转变。
重点领域改革将有哪些突破
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的起步之年。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国重点领域改革有望加速深化。
程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升级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将是系统性提升居民福利的政策关键。明年在稳步加大总量性投入的同时,加快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缩小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和人群之间的落差,使其成为区域协同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助推器。
王军表示,“十四五”期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以“要素市场化”为着眼点和突破口。其中,以计划生育为核心的人口政策的调整优化、户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国企改革最为值得期待。
其中,经过多轮国企改革的实践积累,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为新时代国企改革提供了系统的顶层设计。今年9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实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等任务。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国资监管改革的牵引作用日益凸显。预计下一步围绕优化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一系列改革将加速布局落子。
此外,资本市场的改革在明年及“十四五”期间也将有重大突破。近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中,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题,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包括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健全中国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深入推进债券市场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大力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全联并购公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设立于2004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业务主管部门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300余家机构会员和5000多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等19个专业委员会,在大陆地区、香港,以及日本、美国等19个省市、地区和国家建有工作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