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最新!货币政策、物价水平、蚂蚁集团整改进展等…央行回应了这些热点

2021-01-15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7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月15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等介绍了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是发布会要点: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陈雨露: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2020年是极其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严重冲击。面对国内外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金融委各项要求,通过深化全面的金融业综合统计,和全面跟踪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灵活把握货币政策调控力度、节奏和重点,为疫情防控和“六稳”“六保”等重点工作营造了稳健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今年1月12日,人民银行向社会发布了《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主要金融指标运行符合预期,金融体系运行平稳。

一是货币、信贷增长基本实现年度目标。2020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1%,比上年末高1.4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19.6万亿元,比上年多增2.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3.3%,比上年末高2.6个百分点。从全年来看,人民银行通过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实体经济提供了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人民银行累计推出9万多亿元的货币政策支持措施,确保了“货币总量适度,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政策目标。

二是信贷结构优化,制造业企业、中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发力,金融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力度加大。2020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5.2%,比上年高20.3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14个月上升。普惠小微贷款增长30.3%,比上年高7.2个百分点。同时,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逐步释放,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已连续29个月回落。

三是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明显下降。2020年,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如期顺利完成,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推动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2020年末,全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比上年末下降了0.51个百分点,创2015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金融系统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圆满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

四是金融支持“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2020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P2P平台已全部“清零”,各类高风险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影子银行规模缩减,资管产品风险明显收敛,同业关联嵌套持续减少。同时,人民银行坚决支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贫困人口及产业精准扶贫贷款近5年累计发放超过6.5万亿元,惠及贫困人口超过9000万人次,助力贫困县全部摘帽。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好评。目前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居世界第一位,绿色债券的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二位。

金融统计数据就是金融系统的“成绩单”。2020年,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风险冲击,金融战线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圆满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金融力量。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人民银行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字当头,抓住工作重点,守住风险底线,深化改革开放,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支持。


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继续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汇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特征,灵活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的基本匹配与适度货币增长支持经济持续的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去年末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 创2015年来最低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2020年末,全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比上年末下降了0.51个百分点,创2015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金融系统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圆满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


去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近年来央行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牵头各部门加强对各类资金流入房地产的情况监测,去年房地产贷款增速是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二是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形成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管理规则等。三是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近期将就相关政策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2021年我国物价水平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预计今年CPI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央行也在关注核心CPI的变化。目前居民收入增速仍在恢复中,叠加局部地区疫情反复,服务性消费仍受到制约,核心CPI仍处在低位,下一步随着国内经济稳定恢复,未来核心CPI有望继续回升。总体看,2021年我国物价水平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受去年基数影响,同比涨幅或会出现先升后稳的形势。


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经济形势、国际市场因素等,总的看,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既不会持续升值,也不会持续贬值。


未来M1增长将会比较平稳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2020年狭义货币(M1)增速明显是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现。未来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单位资金支出将加快,沉淀的单位活期存款将减少,预计未来M1增长将会比较平稳。


当前利率水平合适 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不高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观察利率水平时要更多关注实际发生利率的变化。2020年12月末,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61%,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也大于去年1年期LPR降幅。同时,贷款利率的下行也推动存款利率下降,去年12月末,3年期、5年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较上年末5个基点和16个基点。在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孙国峰认为,不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目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不高。


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加大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金融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脱离实体经济基本面的波动幅度不断加大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前不久央行2021年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严密防范外部风险。一是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脱离实体经济基本面的波动幅度不断加大。二是全球流动性高度宽松下,跨境资金流动的易变性提升。三是低收入国家债务风险进一步上升,会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持续提升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针对外部风险,重点还是要坚持国内优先的原则,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一方面是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夯实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另一方面是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持续提升系统性风险的防控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在G20等国际平台上与其他各国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来共同为全球经济未来复苏创造更加有利条件。


蚂蚁集团已成立整改工作组 正制定时间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目前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 蚂蚁集团已经成立整改工作组,正在抓紧制定整改时间表,同时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企业正常经营,确保对公众金融服务的质量。金融管理部门也在与蚂蚁集团保持密切的监管沟通,有关工作进展将及时发布。






全联并购公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设立于2004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业务主管部门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300余家机构会员和5000多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等19个专业委员会,在大陆地区、香港,以及日本、美国等19个省市、地区和国家建有工作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