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国资委最新发声:加强与民企等在新领域新赛道的互利合作

2023-09-21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30

9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加强与民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的互利合作,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新一代移动通信、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孵化未来产业。(全文附后)


一周前,国资委携手工信部正式启动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以下简称“共链行动”)。共链行动旨在切实发挥中央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探索建立以中央企业为牵引,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大中小企业有序竞合、融通发展的新格局。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勇挑重担


国有企业在我国产学研用创新链条中具有重要地位,一大批科技领军企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肩负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张玉卓在文章中强调,要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勇挑重担。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共同参与,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大力推进科技攻关,努力掌握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此外,还要在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上敢打头阵。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各类创新资源统筹,以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为依托,牵头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建立多种形式合作关系,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效率大幅提高。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 优化全球布局


从促进我国提升全球产业分工地位和话语权,坚持国际化经营方向来看,文章指出,要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完善面向全球的生产服务网络,通过对外投资并购、优化全球布局、打造国际品牌,强化全球价值链掌控力,增强主动运用、积极引领塑造国际规则的能力,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带动中国装备制造、技术、标准和服务共同“走出去”,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稍早前,张玉卓曾在8月中旬会见了到访的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米格尔·洛佩兹,双方就加强企业间务实交流合作,扩大能源技术创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合作等进行了友好深入交流。彼时,张玉卓称,国务院国资委将积极支持中央企业与蒂森克虏伯集团等知名跨国公司在做好传统领域合作基础上,继续扩大在可再生能源开发、绿氢生产、工业减碳利用和绿色化工等领域的高水平合作,携手为第三方市场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洛佩兹也表示,蒂森克虏伯集团高度重视中国市场,看好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前景,希望与中国中央企业进一步健全完善对接沟通机制,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工业减碳利用、工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共同推动能源行业绿色转型和产业链稳定,实现互利共赢。


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文章指出,国有企业应当放眼全球、主动作为,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在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要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强与民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的互利合作,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新一代移动通信、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孵化未来产业,加快构建集群化发展优势,努力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文章强调,国务院国资委将积极当好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的组织者、推动者,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推动国有企业当好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改善民生、发展实体经济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真正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大国重器、强国基石。


强化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要切实强化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服务和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文章指出,要强化国有资本对电网、石油天然气管网、江河主干水网、信息通信网等领域投入,加强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算力网络、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维护国家骨干网络安全。


另外,还要切实保障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能源资源供给。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保持原油和天然气稳产增产,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风光储氢等清洁能源供给,优化国有资本在海外能源资源、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物流枢纽及远洋运输等领域布局,增强种业研发能力、海外粮源及国际粮食贸易掌控能力,扩大我国在能源、资源、粮食等基础性保障领域的战略纵深。


以下为报道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资国企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使命新任务,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主战场。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国有企业在我国产学研用创新链条中具有重要地位,一大批科技领军企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肩负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勇挑重担。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共同参与,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大力推进科技攻关,努力掌握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在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上敢打头阵。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各类创新资源统筹,以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为依托,牵头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建立多种形式合作关系,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效率大幅提高。


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优势,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主动开放应用场景,探索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谋划阶段明确自主可控目标,积极应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技术产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促进技术产品的完善和迭代升级,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充分发挥产业引领作用

助力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产业竞争力关乎国家竞争力,只有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才能不断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国有企业应当放眼全球、主动作为,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在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


促进我国提升全球产业分工地位和话语权,坚持国际化经营方向。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完善面向全球的生产服务网络,通过对外投资并购、优化全球布局、打造国际品牌,强化全球价值链掌控力,增强主动运用、积极引领塑造国际规则的能力,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带动中国装备制造、技术、标准和服务共同“走出去”,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强与民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的互利合作,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新一代移动通信、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孵化未来产业,加快构建集群化发展优势,努力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充分发挥安全支撑作用

有力保障国家战略安全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很多国有企业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防”的底线、提升“稳”的能力,关键时刻发挥好兜底托底作用。


切实强化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服务和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强化国有资本对电网、石油天然气管网、江河主干水网、信息通信网等领域投入,加强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算力网络、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维护国家骨干网络安全。


切实保障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能源资源供给。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保持原油和天然气稳产增产,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风光储氢等清洁能源供给,优化国有资本在海外能源资源、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物流枢纽及远洋运输等领域布局,增强种业研发能力、海外粮源及国际粮食贸易掌控能力,扩大我国在能源、资源、粮食等基础性保障领域的战略纵深。


切实维护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将积极当好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的组织者、推动者,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推动国有企业当好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改善民生、发展实体经济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真正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大国重器、强国基石。


综合自人民日报、证券日报网等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40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0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