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7月30日,全联并购公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并购蓝皮书:中国并购报告(2021)》。全联并购公会会长尉立东,创始会长王巍,顾问刘红路,常务副会长蔡咏、郑建彪,副会长权忠光、张小艾,秘书长顾宁珂,常务副秘书长李聚合,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原社长谢曙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分社社长恽薇,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研究所所长李康,武汉博览财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李宏图,《中国并购报告(2021)》编委会成员,全联并购公会学术与培训委员会委员等嘉宾出席发行仪式。

官宣!并购蓝皮书《中国并购报告(2021)》出版发行
2020年1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2.1%,其他指数也普遍得到进一步改善,制造业市场逐渐恢复、活力增强。综观2020年1~11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产需两端协同发力,稳步上升。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分别为29.3%和27.8%,比1月分别回落22.1个和23.5个百分点。3月开始,产需两端明显回升,需求恢复弱于生产。11月,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分别为53.9%和54.7%,分别比10月高1.1个和0.8个百分点,两种指数均上升至年内高点,且两种指数的差值从2.5个百分点降至0.8个百分点,自6月以来逐月缩小,数据表明制造业供需循环持续改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二是进出口贸易恢复缓慢。受疫情冲击,2月进出口指数处于历史低位,自3月开始稳步回升,但仍有连续7个月位于收缩区间,自9月进出口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进入扩张区间,至11月均处于缓慢回升状态。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均为年内高点,分别为51.5%和50.9%。连续3个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位于扩张区间,保持逐月回升走势,这表明我国进出口持续恢复向好发展。三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经济恢复较快。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恢复较快,2020年多数月份PMI指数都高于制造业PMI指数。消费品行业PMI指数恢复较快,表明相关企业产品订货增长加快。四是不同规模企业景气度回升速度存在差异。其中,大、中型企业PMI指数从3月开始一直保持在景气区间,小型企业景气度存在波动,回落至收缩区间,其PMI指数也较同期大、中型企业低。但总体上,由于我国较快控制住疫情,企业信心不断增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基本保持在景气区间高位。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2020年1~10月,制造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为42560.1亿元,增长4.2%;其中汽车制造业1~10月实现利润总额4211.5亿元,同比增长6.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10月实现利润总额454.9亿元,同比增长1.5%,由于高铁行业的技术增长空间已经趋于饱和,现阶段运输设备最大的市场来自航空航天产业。在中国医药行业的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增长的背景下,2020年1~10月,医药制造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779.1亿元,同比增长8.7%。由于近年来智能制造的步伐逐渐加快,我国目前研发投入最高的产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些产业近几年蓬勃发展,2020年1~10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为4478.2亿元,同比增长12.6%。2020年1~10月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实现利润额均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纺织、制鞋等行业以劳动密集型模式为主,对劳动力资源的依赖度较高,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弱化,经营压力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和高速化纺织机械设备的使用带来的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发展,2020年1~10月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029.9亿元,同比增长3.5%。除此之外,中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已经实现了普遍性的技术突破,出口增加,在全球市场占据较高份额。
2020年11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10个月的工业利润情况。1~10月,汽车制造业营收63949.0亿元,同比增长2.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6%,至4211.5亿元。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10月,汽车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汽车产销分别达255.2万辆和257.3万辆,同比增长11.0%和12.5%,环比增长0.9%和0.1%。1~10月,国内汽车产销量为1951.9万辆和1969.9万辆,同比下降了4.6%和4.7%2。目前,随着各行业制造业智能化的不断升级,一些城市也相继出台一系列调整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行业未来的整体消费仍会保持良好的态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疫情带来的失业及消费能力减退带来的影响,中国制造业更多地要依赖科技创新,从而实现重大突破。制造业要做好长远规划,以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理念”,走自主创新驱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发展路径。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制造业并购区位分布如图2、图3所示。

从制造业并购金额的区位分布来看,制造业并购集中于境内,境外交易比重较低;从国内地区分布看,制造业并购集中于广东、江苏等省份。

从交易金额来看,各月间波动没有明显规律;从交易笔数来看,总体呈上升趋势。
2020年机械设备制造业并购交易成交笔数如图7所示。
1.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收购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0%股权2019年12月30日,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宝能汽车持有100%股权的子公司)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随后,《中国证券报》发布《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收购重庆长安汽车有限公司5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将通过现金方式收购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0%的股权,收购金额为16.3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长安汽车不再持有长安SPA的股权。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本次的收购充分体现了市场化运作规则,宝能汽车、长安汽车和SPA集团三方充分实现了市场化。宝能汽车将与长安汽车和SPA集团长期合作。后续,宝能汽车将加大对深圳制造研发基地的研发、技术、资金、人才和资源投入,共同为客户、行业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2.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27.12%股份2020年5月29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以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完成了对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原控股股东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贵航事业有限公司共同持有的217934203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公司27.12%股份)股份的收购。收购的价格为5.88元/股,涉及交易金额为12.8亿元。通过本次控制权转让的股份收购后,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海南控股,实际控制人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海南省国资委。海南控股是海南省带动省外资金投资海南、促进海南经济发展而设立的综合性投资控股公司(国有独资)。通过对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的收购后,海南有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成为海南省重要区域综合开发和运营服务商、重大基础设施投资运行主体、重点产业发展培育平台,形成了以区域开发、清洁能源,制造业为投资重点的综合性产业发展格局。3.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100%股份2020年7月,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第六届董事会第二次临时会议、第二十八次会议和2020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公司参与公开摘牌收购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100%股份事项的相关议案,并于2020年7月15日收到产权交易中心的通知,告知公司成为标的股权的最终受让方。TCL科技集团将通过二级市场收购的方式对中环电子集团100%股份进行收购,涉及金额为109.7亿元。通过本次交易,TCL科技集团将包括半导体业务在内的资产和负债置出,致力于有效解决TCL科技集团与控股股东之间长期存在的同行业竞争问题。TCL科技集团聚焦资本密集型的高端科技产业,定位是研发全球领先的智能科技,推进半导体显示产业的横向整合和纵向延伸,加速在下一代显示材料、基础材料以及新型工艺制程中的关键设备等领域的布局。本次交易有助于双方发挥资金、经验、技术等优势,通过协同整合、需求引导等方式加速产业落地,寻求突破,把握能源供给、清洁升级、智能网电气化的发展浪潮以及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有助于TCL科技集团实现全球领先的战略目标。
4.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可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可利科技有限公司各100%股权2020年8月19日,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蓝思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与LyraInternationalCo.Ltd.、可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买卖契约》。蓝思国际以现金99.0亿元人民币收购可胜科技(泰州)有限公司和可利科技(泰州)有限公司各100%的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可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可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蓝思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额子公司。本次并购交易完成后蓝思科技将尽快对公司旗下从事电子元件的企业进行专业化整合,履行控股股东承诺,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此次收购将进一步改善行业竞争格局,公司将会在降杠杆的基础上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开拓新业务,提高经营质量,增强协同效应,促进蓝思科技有限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2020年7月21日,冠德集团与国家管网集团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支付现金购买中石化榆济公司股权的协议》,协议约定冠德公司将下属中石化榆济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国家管网集团,并获得对方支付的现金对价,冠德公司所持标的资产的评估值及交易对价为32.20亿元。同时,中石化天然气公司与国家管网集团在北京签署《关于增发股权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协议》,约定中石化天然气公司拟将相关油气管道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国家管网集团,以该等标的资产认购国家管网集团重组交易完成后228.87亿元的注册资本并取得国家管网集团支付的186.21亿元现金,国家管网集团以向中石化天然气公司增发股权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支付交易对价,该等标的资产的评估值及交易对价为415.09亿元。交易完成后,国家管网集团获得中石化榆济公司100%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国家管网集团将大幅提升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进一步巩固自己在石油和矿产行业中的地位,做大做强公司的资源加工类业务。同时也能消除公司的潜在对手的威胁,公司的综合能力将得以增强。(三)、制造业典型并购案例分析: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中环电子集团100%股份2020年5月20日,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并依法定程序公开征集受让方,股权转让比例合计为100%,转让底价1097436.25万元。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13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二次临时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公司参与公开摘牌收购中环集团100%股权的议案》。决定公司作为意向受让方,参与中环集团100%股权转让项目,受让天津津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智资本”,持有中环集团51%股权)和天津渤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国资”,持有中环集团49%股权)合计持有的中环集团100%股权。依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20条的规定,该次董事会审议的事项涉及招投标挂牌流程,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因此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了暂缓披露。同时,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按照天津产权交易中心要求提交受让申请相关资料,并于2020年6月17日收到《受让资格确认通知书》。本次中环集团100%股权公开挂牌转让,项目产生两个及以上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根据权重分值体系进行评议,得分最高的意向受让人为最终受让方。经过一系列审核后,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最终受让方,以109.7亿元收购中环电子集团100%股份。TCL创立于1981年,最初为广东惠州生产磁带的小合资企业,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业务涉及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视、手机、小家电、液晶面板等多个领域。1999年,TCL开始探索国际化发展路线,通过推广一系列自主品牌和进行跨国并购,奠定了坚实的海外市场基础,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领头羊,是中国进行全球化规模经营的、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TCL整体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旗下另拥有4家上市公司:TCL通讯科技、TCL电子、TCL显示科技和通力电子。同时,翰林汇在新三板挂牌。TCL已形成多媒体、通信、家电和部品四大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及投资业务群、物流及服务业务群。截至2020年,TCL有7万多名员工,26个研发中心,10余家联合实验室,22个制造加工基地,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72.7亿元,TCL华星实现营业收入339.9亿元。2014年,TCL以用户为中心,推进“智能+互联网”战略转型,构建“产品+服务”新商业模式。构建面向未来的新经营体系,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工业能力、全球化能力,强化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与服务能力。预计到2025年,公司将成为全球智能终端产品的主流厂商之一,智能手机、智能电视销量达到全球前三,发展有ARPU值贡献的1亿的移动用户和1亿家庭用户,踏上互联网化先锋道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极致产品的体验与服务,让生活更精彩。天津市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是1995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在撤销天津市电子仪表工业管理局组建天津市电子仪表工业总公司的基础上,于2000年进一步批准改制组建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性质的,既从事生产经营,又从事资产经营、管理和监督,并承担保值增值责任的大型企业集团。中环电子位居天津市十大企业集团之首,致力于电子、信息、制造、服务、通信产业的研发、解决方案的提供及投融资等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拥有控股子公司17家,参股子公司13家,全资子企业21家,全资科研企业5家,全资经营企业4家,院校3所,总资产249亿元,净资产85亿元。截至2020年,TCL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1万人,占17.5%,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4890人,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37.3%。TCL集团聚焦于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高端科技产业,定位于打造全球科技领先的智能科技集团,推进半导体显示产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整合,并加速在下一代显示材料、基础材料以及新型工艺制程中的关键设备等领域的布局;以内生增长能力为基础、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通过合作、合资、收购兼并等方式进入核心、基础、高端科技领域以及可能制约其发展的上下游相关产业,广泛找寻符合公司战略方向的产业和企业。中环电子主要从事半导体及新能源材料的自主创新研发,符合TCL科技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理念。本次交易有助于双方发挥资金、技术、经验等优势,通过协同整合、以需求引导产业落地等方式进行突破,能够促进TCL实现全球领先的战略目标。从产业链协同的角度来看,PCB和面板产业是紧密相邻的产业链,TCL集团能够与中环电子在业务上产生联动和互补。而在上游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领域,中环电子与TCL也能产生协同效应,符合TCL科技集团一直向上游产业进军的发展路线。TCL集团也表示,公司一直在推进半导体显示产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整合,加速在下一代显示材料、基础材料以及新型工艺制程中的关键设备等领域的布局。最后,收购也有利于TCL科技资产和收入规模的增加,盈利能力的增强。截至2020年12月中旬,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制造业的投资共有15项,涉及细分领域有半导体设备、休闲设施、医疗保健设备、电子设备和仪器等。其中除11项具体投资金额未公布之外,其余4项涉及制造业的私募股权投资金额累计3.69亿元。在已知投资金额的投资商中,投资金额达到1亿元的投资商有3家。如图8所示,在有具体投资数额的4个投资案例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主要集中在5000万~1亿元和1亿~5亿元的区域,其相对应的投资案例分别有1个和3个,在4个已知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中分别占25%和75%。
由图9可见,制造业的投资区域分布集中,主要集中在江苏和上海等经济发达省份,上述两个地区在制造业PE投资中所占份额达46.7%。其次是四川和广东,投资数占比26.6%。

制造业不同性质PE投资情况如图11所示,从公布金额的4个投资案例的投资性质来看,人民币基金占据投资主导地位,美元居其次。
(二) 2020年制造业PE投资与2019年制造业PE投资比较研究由于收集的资料受时间的制约,2020年制造业PE投资数据截至2020101年12月23日,所以我们选取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23日的制造业PE投资数据,将从投资规模、投资区域、投资时间和投资基金的不同性质几个角度对2019年和2020年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如表1所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23日,公布的2019年制造业PE投资有46个案例。而2020年1月1日至12月23日,公布的2020年制造业PE投资有15个案例。
2020年投资区域分布在东部地区的有11个,中部地区有4个,西部地区有0个。而2019年投资区域分布在东部地区的有38个,中部地区有7个,西部地区有0个,未披露地区的有1个。
如图12和图13所示,2020年与2019年制造业PE投资案例分布在西部地区占比一样,都为0,但是2020年中部地区占比高于2019年,而东部地区占比略低于2019年,仅为75%。

如表3所示,2020年制造业PE投资时间分布与2019年相比,差异较大的出现在8月和11月。2019年,1月是制造业PE投资案例分布最多的月份,而2020年PE投资案例发生最多的是11月。
在公布了投资基金类型的制造业PE案例中,如表4所示,2020年人民币投资基金案例个数低于2019年;美元投资基金案例个数与2019年持平。
本篇作者:
周经, 博士,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对 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
温馨提醒:
如需购买《中国并购报告(2021)》进行深入学习,敬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链接,或进入京东图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官方旗舰店”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