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最新数据出炉!前11月贷款增量已超去年全年

2023-12-14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49



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11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2.4个百分点;信贷方面,11月贷款新增1.09万亿元,同比少增1368亿元。

业内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11月贷款超万亿元,同比接近持平,基本符合业内人士普遍预期。总体上看,11月末M2增速仍然维持10%的较高水平,稳健的货币政策较为有力,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前11月贷款增量已超去年全年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1.09万亿元的新增贷款看似单月比去年同期略有少增,但却是在房地产市场重大转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中小银行改革化解等重点领域防风险进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取得的。”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解释,11月属于传统的信贷小月,且上年同期基数较高,这一增量已经不低。

“当前,不要过度关注单月数据的波动情况。”专家提示。实际上,如果不局限于单一月份,不难看到,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放眼全年看,前11月贷款增长与去年全年相当,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稳固。对比可知,1-11月新增贷款达21.6万亿元,同比多增1.5万亿元,11月末贷款余额增速为10.8%,仍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如果从M2、社融增速看,整体处在与名义经济增速匹配并高一些的水平,这也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

贷款走势平稳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MLF逐月保持超额续做,前11个月累计新增超过1.7万亿元,有力支持流动性合理充裕;10月下旬宣布年内调增1万亿元按项目管理国债、赤字率调增至3.8%,市场信心得到很大提振,伴随着政府债券发行加快,基建项目配套贷款的需求也相应增多。

对于下一阶段信贷,业内人士认为将会保持平稳。“11月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召开了金融机构座谈会,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同时着力加强信贷均衡投放,统筹考虑11-12月和明年开年的贷款投放。这些都有利于保持贷款稳定增长。”受访专家表示。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存量资金提质增效是重点


业内专家提示,当前不必过度关注贷款增量,更需思考如何善用存量资本。“我国货币信贷存量已经很大,要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循环、优化增量信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单位信贷可以支持更多的经济增长。”该专家认为。

实际上,10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经提出了“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明确要求。人民银行也在《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谈到,“目前,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 230 万亿元,每年新增 20 万亿元左右。资金存量远大于每年的增量,并且存量贷款形成的企业资产、派生的货币资金,仍持续在经济循环中发挥作用。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虽然不会体现为贷款增量,但同样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那么,如何提升存量资金效能呢?

对此,专家建议,一方面信贷结构要有“增”有“减”。近年来,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量和占比都在明显提升。根据人民银行披露,10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7.7%、22.1%、15.7%,均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银行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民营小微企业一直是政策支持重点。”业内专家表示,人民银行此前还大力推动小微企业首贷户以及“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业务,今年又持续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落地生效,助力民营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减”的方面则包括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后相应房地产贷款需求趋降、随着金融部门积极支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下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会被逐步偿还、减少一些被低效占用的存量信贷、直接融资占比上升对贷款融资产生良性的替代效应等。

另一方面,亦有专家指出,金融服务的优化也有利于存量资金的更好利用。例如,从存量续放服务看,随着金融科技和大数据运用,企业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度得到大幅提升,比如在续贷方式上,“无还本续贷”得到普遍运用,大幅提升转贷效率,减少了过桥费用;在抵质押方式上,贷款不再唯“抵质押”论,获得信用贷款也更加便利。

1-11月企业贷款利率为3.89% 

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量的支持外,价格方面,我国的综合融资成本一直保持稳中有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引导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中标利率分别累计下降20个和25个基点,带动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20个和10个基点。

《金融时报》记者从人民银行了解到,1-11月企业贷款利率为3.8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有统计以来的历史低位。“贷款利率在历史低位水平上延续下行态势,切实增强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动力。”有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存款端利率的调整也发挥了协同作用。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继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引导主要银行下调1年期及以上存款利率10~25个基点,缓解存款定期化长期化倾向,增强企业居民投资消费动力,并为银行让利实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为应对银行息差下行压力,缓解存款定期化长期化倾向,增强企业居民投资消费动力,2022年以来,主要银行先后三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今年9月下调1年期及以上存款利率10~25个基点,为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他表示,存贷款利率的协同性提升,为银行让利实体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从国际形势看,相关压力亦有所缓解。“随着我国经济保持恢复,11月以来中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幅度由此前的超过220个基点收窄至160个基点左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明显升值。”业内预期,随着当前内外部约束边际缓解,货币政策自主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

记者:马梅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40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0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