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署民营经济发展一一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全梳理
2024年1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现将报告中2024年工作重点里有关民营经济内容摘编如下:
北京市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清除隐性壁垒,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为统一大市场建设提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抓紧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链接:https://www.beijing.gov.cn/gongkai/jihua/zfgzbg/202401/t20240129_3547363.html
天津市
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有序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持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在支持发展政策上做到一视同仁。充分发挥工商联、各类商会协会等作用,建立畅通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务实交流机制。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用好科技项目、科技平台和科技资源,改革重大项目组织方式,优化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科技和人才激励政策,持续完善科创服务生态。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产业金融和航运金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直接融资和跨境融资,提高各类项目的市场化融资能力。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争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事项落地。积极稳妥落实新一轮机构改革任务,推动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
链接:https://www.tj.gov.cn/zwgk/zfgzbg/202401/t20240129_6522727.html
河北省
以更大力度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政务服务方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让企业和群众方便快捷少跑腿。财税金融方面,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贯彻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25条措施,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推动更多企业上市。
以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实施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环境提升工程,着眼满足经营主体需求,制定更多原创性、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深化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对标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着力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严厉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多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链接:http://www.hebei.gov.cn/columns/ab0652d2-7dc4-49e7-89f1-1901d3eb723b/202401/26/c0b28d91-c71b-43af-ab18-17eefb70869d.html
山西省
充分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快发展。建设14个原创技术策源地。有效激发民营企业投资兴业活力。全面落实“非禁即入”,开展公平竞争问题专项清理行动。每季度向民营企业推介产业链供应链项目、补短板项目、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目,鼓励民营企业以独资、控股、参股等形式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畅通民营企业贷债股融资渠道。推动中小企业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加快挂牌上市。深化治理“两不一欠”问题专项行动,创新“企业安静期”制度,规范涉企监管执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办好世界晋商大会、第八届中国民营企业合作大会。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有效激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业致富活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法律政策、招聘用工、创业培训等优质服务。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桥梁纽带作用。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广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深入实施“惠企直通车”行动,确保惠企政策应上尽上、应兑尽兑、直达快享。运用“啄木鸟”工作机制,推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制度。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构建涉企政策综合协调审查工作机制,全面清理废除影响公平竞争的规章制度。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开展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工作。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加强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主动办实事解难题,以政府服务的暖心筑牢企业发展的信心。
链接:https://www.shanxi.gov.cn/jrtt/202401/t20240129_9492670.shtml
内蒙古自治区
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对民企要和国企一样对待,顶格落实各项政策,政府采购拿出一定比例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对拖欠的民营企业账款要建立常态化机制进行清偿,集中清理一批久拖不决涉企案件,努力让拥有好技术、好产品的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得好。力争新设经营主体30万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000家以上。
链接:https://www.nmg.gov.cn/zwgk/zfggbg/zzq/202402/t20240204_2464438.html?dzb=true
辽宁省
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向短板要增量,向差距要潜能,向劣势求突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推进机制,坚持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培育一批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县和生态旅游县,打造一批特色乡镇。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域产业集聚升级,推动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民营经济实现大发展。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持续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切实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实施民营企业家培育计划。持续深化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坚持向海图强、向海而兴,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高标准建设涉海国家级创新平台。发展壮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洋信息、航运服务等产业,做大做强海洋牧场和滨海旅游,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东北支点,打造振兴发展蓝色引擎!
链接:https://www.ln.gov.cn/web/zwgkx/zfgzbg/szfgzbg/2024012808363260077/
吉林省
做大做优做强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施意见,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标志性举措。加大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降低融资成本。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推动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依法查处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支持通化市建设全国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试点。
链接:http://www.jl.gov.cn/zcxx/gzbg/202401/t20240128_3031250.html
黑龙江省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落实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培育壮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开展“政商沙龙”和企业包联等活动,做到政企互动“亲清有为”。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对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给予表彰激励。
链接:https://www.hlj.gov.cn/hlj/c108465/202401/c00_31706519.shtml
上海市
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分类监管,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力度,持续推进土地、园区等国企存量资产盘活,推动国企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提升发展质量。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和中小微企业信贷奖补政策,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小升规”。深化央地合作,吸引更多央企总部和核心功能落户,合力培育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打造综合性、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推进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启动新一轮质量提升行动,发布新一批“上海标准”和“上海品牌”。
链接: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36/20240129/2dfb672cc8b840f1b97788f74fb403cd.html
江苏省
努力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落实落细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打造“一企来办”综合服务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研究落实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措施。深入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各项政策举措,增强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培育一批标杆民营企业,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和“个转企”改革试点,让江苏成为民营经济兴业发展的热土。
链接:http://www.jiangsu.gov.cn/art/2024/1/29/art_84319_11138106.html
浙江省
推动民营经济32条政策精准落地。围绕促进“两个健康”,全面落实“3个70%”、“3张项目清单”、“7个不准”以及政府无拖欠款、浙江无欠薪等举措,建立定期检查评估、动态调整优化机制。推动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和倡导清单落地落细,积极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建立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及时回应和解决民营企业的呼声和诉求,让民营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高质量举办第七届世界浙商大会。
链接:https://www.zj.gov.cn/art/2024/1/31/art_1229019379_5259140.html
安徽省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标志性举措,整治招投标等领域歧视性规定和做法。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民营经济是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安徽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焕发民营经济活力,就必须激扬企业家精神,就必须成全企业家的创新创意创造。
链接:https://www.ah.gov.cn/zwyw/ztzl/jjlh2024/lhdt/565300981.html
福建省
做强民企实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持续清理妨碍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降低企业合规经营成本,促进民营经济的“森林”共享阳光雨露、更加枝繁叶茂。持续完善党政领导挂钩联系机制,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持续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严格规范涉企收费,依法推行涉企行政执法首违不罚、轻微不罚,以公正法治稳定民营企业预期。持续优化涉企服务,坚决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政策要更加公开、更多免申即享,承诺要坚决落实兑现,做到新官理旧账,口惠而实至,真正从心底里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链接:http://www.fujian.gov.cn/szf/gzbg/zfgzbg/202402/t20240204_6391648.htm
江西省
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深入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常态化沟通交流、涉民企诉求快速处理、惠企政策协调落实等机制,搭建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落实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支持政策,持续开展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促进民营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链接:https://www.jiangxi.gov.cn/art/2024/1/31/art_396_4775590.html
山东省
持续优化民营经济服务机制。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上出实招、求实效。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完善涉企政策征求相关利益主体意见机制,做好涉企政策废改立工作,优化融资环境,创新金融伙伴机制,加大民营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儒商精神,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加大民营企业家培养培训力度,让广大企业家放眼世界、扎根山东、安心创业。
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修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畅通“面对面会商”“省长直通车”等渠道,发挥好“鲁力办”督查落实平台作用,真正做到“接诉即办”,不断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获得感。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动态推出“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更大力度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切实治理拖欠账款、“新官不理旧账”以及招投标等领域突出问题。健全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深化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制度,落实政商交往负面清单,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链接: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24/1/31/art_341426_627086.html
河南省
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标志性举措,激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引导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养老健康、数字经济等方面支持力度,扩大融资规模,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品种工具创新,创建郑州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02-04/2898505.html
湖北省
聚焦激发发展动力活力,不断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市场化改革示范、法治化建设升级等五大行动,推进“双千”企业振兴工程,完善政企常态对接沟通、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等机制,为企业降低成本1000亿元以上,新增“四上”企业1万家以上、上市公司20家以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十大行动,出台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障碍的“十不准”,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精准施策,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推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标准地+”等模式,健全煤电容量电价、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全年新增贷款8000亿元以上。
链接:http://www.hubei.gov.cn/zwgk/hbyw/hbywqb/202402/t20240208_5081748.shtml
湖南省
打造“三化”一流营商环境。抓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推进降本减负,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为主攻方向,综合运用政策、金融、服务等手段,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物流、融资、用能、用工等成本,打造低成本“洼地”。促进公平竞争,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行业公共资源交易规则,清理规范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行为。强化法治护航,开展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清理,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推进“首违不罚”柔性执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优化政务服务,以“湘易办”为总引擎,深化数字政务改革,协同推动全省政务数据“应融尽融”、系统“应联尽联”,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通办”。着力建设诚信政府,开展新官理旧账行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链接:http://www.hunan.gov.cn/hnszf/szf/zfgzbg/202402/t20240218_32861663.html
广东省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国家“民营经济31条”和省“民营经济30条”,“快、准、实”出台惠企政策,各地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培育计划,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优化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快速响应处理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纾困力度,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只能壮大不能弱化,各级政府要亮明态度、毫不含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枝繁叶茂”。
链接:http://www.gd.gov.cn/gkmlpt/content/4/4341/post_4341257.html#45
广西壮族自治区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深入开展“服务民营企业解难题”行动,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政策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首贷、信用贷等支持。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持续整治涉企违规收费。实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让广大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大胆闯、放手干、活力足、发展好!
链接:http://www.gxzf.gov.cn/zwgk/gzbg/zfgzbg/t17916737.shtml
海南省
壮大有活力的主体。顶格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规范涉企收费,大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促进民间投资企稳回升、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建好企业应急续贷资金池,向生产经营正常、信用状况良好但暂时资金困难的企业提供过桥融资。加快培育和提升经营主体,新增规上企业9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4家省属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央企在海南设企业、设总部、增投资、增就业。
链接: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szfgzbg/202401/3c9e8cf2a45a4eeba8490bd69f79b392.shtml
重庆市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等方面推出一批标志性举措,加强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和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清理,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惠企强企政策,健全科技创新、数字转型、绿色发展等赋能民营企业发展机制,实施新版减负清单,加大融资信贷、场景应用、库存消化、能源保障等支持力度,推动政策精准对接、直达快享。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完善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健全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开展“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活动,营造亲清统一、良性互动的政商交往氛围。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迭代升级“龙头引领”行动,落实新时代渝商培养计划,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民营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
链接:http://www.cq.gov.cn/zwgk/zfxxgkml/zfgzbg/202401/t20240129_12872692.html
四川省
抢抓国家增发国债、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合理扩大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大力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建项目。统筹“铁公水空”全面发力,持续推动交通强省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强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省领导协调重大项目落地会商机制,加强用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推动好项目、大项目更快落地。
链接:https://www.sc.gov.cn/10462/c105962/2024/1/29/2e261026895540c38d8008af2e051171.shtml
贵州省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对标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和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营商环境监测分析和评价考核。全面落实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方案,加快整治拖欠企业账款、承诺不兑现、融资难融资贵、要素保障不到位、民营企业受到不公平对待等问题。进一步优化12345便民热线、服务民营企业直通车、“贵商易”等涉企服务平台,清单化闭环办理企业诉求事项。持续深化“五个通办”,拓展“企业之家”服务,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持续建好用好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健全招标投标制度规则体系,降低经营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广泛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和诉求,推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领导干部要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少数”,解放思想、创新求变,“软件”“硬件”一起抓,下大力气改善贵州的营商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召开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壮大。建立全省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四化”等产业基金支持民间投资项目的资金占比不低于40%。落实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高速公路、污水处理和污水管网、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民间投资占比达到40%左右。各级领导干部要放下“官架子”,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让广大民营企业在贵州大胆投资、放心发展!
链接:http://www.guizhou.gov.cn/home/jjtpxw/202402/t20240218_83813620.html
云南省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渠道,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充裕。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加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居民合理消费信贷需求。
开展营商环境争创一流年行动。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政务服务。强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跟踪问效,实施民营企业培优扶强专项行动和“梧桐树”工程,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52%以上。围绕“管理、发展、脱困、改革”,推进国企改革发展“八项行动”,加快形成“一业一企”新格局。推动融信服平台数据全归集、服务全覆盖、政策全上线,力争新增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000亿元。强化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净增企业20万户、“四上”企业3000户、规上工业企业400户。
链接:https://www.yn.gov.cn/ywdt/ynyw/202401/t20240129_294563.html
西藏自治区
强化扶持育企业。落实“一产一策”“一企一策”,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引培工程。持续实施“格桑花行动”,积极有序建设现代资本市场。力争培育龙头企业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新增上市企业2家。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狠抓减税降费政策宣传解读、落地落实,确保广大经营主体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政府和国有企业带头清欠中小企业账款,确保上半年应清尽清。
链接:http://www.xizang.gov.cn/zwgk/xxfb/zfgzbg/202401/t20240122_399830.html
陕西省
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健全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完善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常态化办好政企恳谈会,深入开展“三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保障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扩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面,培育认定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30家、人才服务基地25家。深入开展“十行千亿惠万企”融资专项行动,为中小微企业新投放信贷资金不少于2000亿元。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均增长20%以上。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大上市后备企业遴选培育力度,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0家。
链接:http://www.shaanxi.gov.cn/zfxxgk/zfgzbg/szfgzbg/202401/t20240131_2315848.html
甘肃省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中央《意见》及我省《若干措施》,开展 “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持续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拓展平台应用,强化数据共享支撑,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实施“五转”工程,提升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提振民间投资信心,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坚决取消民间资本准入不合理限制。推行审慎监管,实行柔性执法,真心服务企业,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让企业真正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链接:http://www.gansu.gov.cn/gsszf/gsyw/202401/173848735.shtml
青海省
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培育壮大省属龙头型、牵引型国有企业,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全面落实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1条政策和我省33条具体措施,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常态长效助企暖企,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积极为民营企业在发展上解忧、环境上解压、帮扶上解渴。
链接:http://www.qinghai.gov.cn/xxgk/xxgk/gzbg/202402/t20240202_213401.html
宁夏回族自治区
加力推进市场主体提质增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优化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举措,切实做到平等对待国企、民企、外企,更好发挥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作用。启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今年为新起点,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向“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战略性目标迈进。召开第二次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大会,全面落实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选树一批代表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导向性作用的示范企业,大力支持发展一批小而精、小而强的中小企业,力争经营主体总量达85万户左右,其中民营企业达到22万户左右。启动“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构建科技型、创新型、示范型企业“三个培育体系”,开展“三个100”企业评选工作,力争到2027年实现“科技型企业倍增”目标。深化“企业纾困帮扶专项行动”,一企一策帮助关停企业恢复生产,完善企业帮扶机制和政企沟通机制,区、市、县政府主要领导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企业家恳谈会或集中办公会,深入调研掌握真实情况,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落实减免缓税费政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100亿元以上,完成年度企业账款清欠任务。用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7×24”小时受理企业诉求,努力让政府的政策信息第一时间直达企业、企业的问题意见第一时间直达政府,为各类企业放心放手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链接:https://www.nx.gov.cn/zwxx_11337/nxyw/202401/t20240129_4434113.html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民营企业投诉维权办理机制,建立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审慎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推进自治区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新疆农信社改革改制。
链接:https://www.xinjiang.gov.cn/xinjiang/xjzfgzbg/202402/04846067f9744516bb897f7d530195e2.shtml
来源:摘自各省政府工作报告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40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0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