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用好并购手段,推进央企整合,国资委大动作

2024-09-27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338

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12组26家单位专业化整合项目进行集中签约涉及动力电池、共享资源和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领域。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表示,要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以专业化整合助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要瞄准关键领域和核心产品,创新整合方式方法,根据行业发展策略,精准把握战略方向和时机,用好并购手段,尽快实现实质性突破。国资央企要围绕发挥“三个作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稳妥推进专业化整合,下好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聚集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


要点速览


瞄准关键领域和核心产品,用好并购手段,尽快实现实质性突破


整合上下游优势资源强基补短,创新合作模式,打造一批示范项目


强化在新领域新赛道上的专业化整合力度


构建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高效整合科技资源协同攻关


努力寻找具备独门绝技的优秀标的,通过重组整合快速掌握关键资源和技术


大力推进整合后业务、管理、文化等领域深度融合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现场 图源:中国证券报



央企专业化整合取得新突破



王宏志表示,去年以来,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新突破,形成了中央企业与各类企业协同合作融通发展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去年以来推动了25组29家中央企业在生态环保、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开展合作,协调中国三峡集团所属中水电公司划转中交集团,中国华能与13家中央企业签订新能源运营服务协议等重点项目落地。



12组26家单位集中签约



会上,12组26家单位专业化整合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其中包括:


1.中国一汽、兵器装备集团、东风公司与中国诚通动力电池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


2.南方电网与云南保山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电力专业化整合项目。


3.国投与通用技术集团国际工程业务专业化整合项目。


4.中国稀土集团与中国有色集团稀土冶炼分离专业化整合项目。


5.航空工业集团与中国航发复合材料构件合作项目。


6.鞍钢与中铝集团新材料专业化整合项目。


7.中国五矿与青海省政府共建盐湖产业基地项目。


8.中国联通与重庆市政府乡村振兴数字产业合作项目。


9.中国电信与中国科大战略合作项目。


10.中汽中心与上海临港集团汽车数据跨境服务平台合作项目。


11.中国绿发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合作项目。


12.中国绿发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锂电子电容器合作项目。



四方面着重推进央企重组



对于下一步的专业化整合,国资委表示,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进。


一是聚焦“9+6”重点领域,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发展。


“各中央企业要坚持以9+6为重点,持续整合优质资源,获取核心要素,加快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产业融合、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王宏志表示,要瞄准关键领域和核心产品,创新整合方式方法,根据行业发展策略,精准把握战略方向和时机,用好并购手段,尽快实现实质性突破。


二是推动固链补链强链,夯实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发展根基。


“中央企业要立足国家所需、产业链供应链所困,整合上下游优势资源强基补短。创新合作模式,打造一批示范项目,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卡点’‘堵点’‘断点’,引领带动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王宏志说,要强化与国际优秀企业合资合作,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构建具有更强创新力、更加多元化、更安全可靠的供应链体系。


三是锻造核心竞争优势,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王宏志表示,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聚创新资源,聚力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继续发挥好中央企业带动作用,强化在新领域新赛道上的专业化整合力度,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引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构建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高效整合科技资源协同攻关,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研究与产出,不断提升共性技术供给能力。要努力寻找具备独门绝技的优秀标的,通过重组整合,快速掌握关键资源和技术,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是推进整合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王宏志表示,合理统筹内外部资源,是中央企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整合后业务、管理、文化等领域深度融合,将“物理变化”转化为良好的“化学反应”。坚持“有进有退”,集中力量心无旁骛锤炼“看家本领”。更加坚定地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切实提升资源配置和运营效率。


记者 刘丽靓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40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1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