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圆桌对话:并购基金与产业赋能|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2024-11-19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207


















2024年11月9日,以“科技创新与上市公司价值投资”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在苏州圆满举。本届年会由苏州基金博物馆主办,全联并购公会、苏州市金融发展研究会协办,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支持。苏州市政府领导、苏州市工业园区管委会领导、苏州市金融发展研究会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莅会,业界顶级并购与基金机构的近三百位观众出席线下参会交流。年会当日,官方媒体及新浪财经、金融投资报、大河财立方等财经媒体进行联合直播,近200万人次在线观看。


本届年会专业人士云集,苏州市原常务副市长、苏州市金融发展研究会会长曹福龙,苏州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苏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曹晔,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童玉龙,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孙念瑞,上海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上海国投副董事长、原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浦发银行原董事长郑杨,著名经济学家、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赵万利,爱康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总经理李伏京全联并购公会副会长、金融博物馆馆长渔童等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共话主旨议题。年会上午由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常委、全联并购公会会长尉立东主持。


围绕主旨议题,本届年会上进行了四场不同主题的圆桌对话。二十余位来自金融、科技、银行、基金、证券、财富管理等领域的产业领袖、行业精英参与该环节讨论。年会下午由金融博物馆华东区负责人唐蔚主持。


▲ 金融博物馆华东区负责人
唐蔚先生



11月9日下午,君合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主任邵春阳主持了第二场圆桌对话,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徐三善,荣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胜武,海尔卡泰驰副总裁、罗伦士汽车亚太创始人宁振兴,墨光新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斌,全联并购公会理事、国弘资本集团董事长、苏州基金博物馆执行馆长高鑫龙同台交流。


结合当前最新政策、社会热点,以及高新材料、半导体产业、汽车产业、能源科技、并购投资等行业动态,本场圆桌对话聚焦“并购基金与产业赋能”,多位深耕不同行业、有着丰富经验的嘉宾充分交流,相互启发。

 


▲ 对话嘉宾由左至右依次为:

邵春阳、徐三善、吴胜武、宁振兴、朱斌、高鑫龙


圆桌对话主持人


▲ 邵春阳主任主持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增强实力、实现上市或获取资金支持,而并购基金在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购基金通常是专业的投资人投资专家来管理的企业,他们知道如何投资、对企业有什么样的要求,并能通过串联小企业、形成供应链等方式,帮助企业形成更大的规模和更强的实力。特别是在IPO收紧的当下,并购基金成为企业新的生存和发展途径。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并购等方式来增强自身实力,实现经济的新发展。产业基金的介入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赋能,包括投融资、产品销售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相信通过并购基金的助力,可以激发新的经济活力,让更多企业走向资本市场,获得新的能量,实现经济的新的发展。同时希望企业能够积极利用这一途径,实现自身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对话嘉宾 · 精彩观点 


▲ 徐三善先生阐述观点


“科技创新与并购是企业发展的

 重要驱动力。”

科技创新与并购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早期我们主要做日化相关业务,之后是电子电力,现在主营业务是锂离子电池材料,赶上了锂离子新能源爆发的阶段,公司上市以后就进入到快车道。在过程中,我们涉足了很多不同的材料行业,科技创新本身永远都和投资并购连在一起。并购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并购工作非常专业,要对相关产业和创新公司做深入研究和相互了解、赋能。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也是最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保护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尤为重要,需要企业建立强大的科技管理能力、法律维权能力等多方面实力。并购本身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商业问题,需要双方之间有比较深入的理解,特别是把可能存在分歧的地方理解清楚并解决好,如果这些关键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即使并购完成也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吴胜武先生阐述观点


“我们需要寻找到耐心资本和

 聪明资本,而不是投机资本。”

在创业初期,我们对并购就有着天然的兴趣,一方面不断练好自己的内功,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资源整合来实现自我发展、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我认为要回答好三个问题:钱从哪里来?技术从哪里来?客户从哪里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投资人都是需要我们产品的人,与我们形成长期的战略绑定关系。互联网的龙头企业是我们的股东,他们投资我们是一种战略布局。另外规模非常大的国内知名基金也会选择投资我们。寻找合适的投资者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寻找到耐心资本和聪明资本而不是投机资本。很多人不适合你,一定要找到能够了解你、支持你的伙伴,同时也要具备三点条件,即要有钱、要有情怀、要有能力。半导体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当你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时,就完全可以从中获益。接下来的十年,大家都要做好思想准备,你要么是在并购别人,要么是被别人并购。


▲ 宁振兴先生阐述观点


“并购基金的存在,根本的意义是

让一个企业家变成无数个企业家。”

可能大家看到海尔两个字都想到了冰箱、彩电和家居,我们集团到去年有3700亿的销售收入,280多亿的利润,其中2600亿来自家电板块,1200亿来自生态板块。在“家车互联”趋势下,我们利用其用户基础和数字化制造能力为汽车产业链赋能,积极参与汽车产业和二手车市场的规范化。经营企业的本质就是挣钱,必须要保证股东的收益,要找到保持企业内能够持续盈利的模式,并且是一个波浪式的发展过程。上市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的持续发展。当企业有一定能力时再去上市,才更有意义。海尔企业文化中强调了并购与被并购的持续发生,每个人都被视为创客,当项目需要资金时,便会寻求投资或并购,这种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使得整个集团充满活力。并购基金的存在根本的意义是让一个企业家变成无数个企业家


▲朱斌先生阐述观点


“初创企业应积极与并购基金和

 投资机构合作。”

我们是落地在苏州的一家初创企业,主要做低碳、零碳的无电制冷新型的材料,面向领域是消费电子、汽车还有建筑和新能源,为多领域提供节能解决方案。现在全国都在鼓励投早期、投长期。技术需要时间去沉淀,产品也需要市场逐渐去认可,但投资本身追求的是回报和利润,在科技和投资里寻找一个平衡点,就要考虑如何去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我认为设定IPO时间点是合理的,Deadline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没有一个目标点,你做着做着就会把目标散掉。根据自身技术和产品迭代,有条不紊地执行既定策略和战略,保持战略不变形,考验的是我们内部的技术迭代能力和管理能力。初创企业应积极与并购基金和投资机构合作,借助其经验和资源,避免走弯路,实现更快发展。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初创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高鑫龙先生阐述观点


“2024年成为了并购重组行业

 一个重要的起点。”

本届年会主题和我们的主营业务比较契合,我们专注于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服务,从今年开始组建专项并购基金,以抓住市场机遇,并购重组属于高度资源整合型行业,并购重组过程中涉及到非常多细节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规则问题。2019年至2023年随着注册制的落地,整个IPO市场经历了从火热到冰点的过程,被投企业面临上市退出的问题,我们主要服务三类客户,包括早期科技公司、成熟期未上市企业和大型集团公司,早期科技型的企业需要时间发展,也需要陪伴,我们的赋能既要去解决投融资服务的问题,又要去解决企业客户定单的问题,我们通过并购基金和产业赋能的方式,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重视长期陪伴和全方位赋能服务,帮助企业实现资本价值最大化。从我们多年做并购的感受来看,今年的并购重组机会确实很多,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并购市场的热度正在提升,2024年成为了并购重组行业一个重要的起点,我们希望能与更多同业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并购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 以上嘉宾观点整理自年会速记




 更多嘉宾观点敬请关注 

 “全联并购公会”公众号的后续推送 



圆桌对话:新质驱动力与价值投资 | 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张黎刚:促进健康老龄化,打造康养新模式 | 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韦青:其命维新 | 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朱嘉明:AI改变科技创新模式、重塑经济形态 | 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王洪章:耐心资本更有效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 | 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屠光绍:发挥并购在提升资本市场科技含量中的重要作用——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童玉龙副主任发表致辞 | 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郑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努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 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曹晔局长发表致辞 | 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孙念瑞副会长发表致辞 | 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王巍:激活并购市场的民间建议 | 第十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精彩回顾

重磅嘉宾齐聚中国并购基金年会,共研科技创新与上市公司价值投资

2013—2022 中国并购基金年会历届精彩集锦

2023(第二十届)中国并购年会暨(第九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40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1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